昨日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20周年的日子。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度过了自己20岁的生日。走过20年,现在的中国A股市场,一年募集资金达数千亿元。仅去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就达5125.26亿元(不包括发行债券融资额)。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20年来对中国资本市场不抛弃、不放弃的广大投资者,是中国今天的1.3亿股民。股民的理财观念,也随中国股市20年的历程而改变。
“省下的钱大多被压在被褥下”
“20年前人们手里能有多少钱?一个月的工资又能有多少?理财这词更是听都没听过。省下的钱大多被压在被褥下,银行能有储蓄的那都是富户。”离休职工王先生告诉记者。
的确,那时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家里有彩色、有台冰箱、有台洗衣机、每顿饭都能吃饱、吃好才是很多人家的最大追求。
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
1990年12月19日,朱镕基宣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时候,挂牌的股票只有8只,市值不足10亿元。而开市首日成交额只有区区的49.5万元。
自此,股市、股票、炒股等词语开始挂在中国老百姓的嘴边,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
“38政策”对抗大熊市
2001年到2005年的一波大熊市,让不少老股民印象深刻。
从2001年开始的几年间,亿安科技的沦落、郑百文事件、东方电子事件、蓝田事件、9·11事件、美伊战争、南方证券事件、仰融事件、德隆系事件等噩梦接踵而至。
现任广州证券江南西营业部总经理的杨杰介绍,在2004年单边下跌之时,整个市场的交易额甚至低到了每天两三百万的交易量,相比现在日交易量动辄数百亿到上千亿,可见当时的惨淡。
2001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引发券商的全行业亏损。现任广发证券黄埔大道营业部总经理助理的许洪涛表示,那时的营业部,只有通过压缩员工工资、紧缩开支等手段来度日。不少券商实行了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38政策”,即“一个营业部800平方米,8个人,一个人每月800元”,而随着境况的每况愈下,甚至变成了“36政策”。
几年的洗礼,仍有股民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中国股市最后的一片土壤。
股市玩起过山车
2007年,沪指从年初的2700点,在仅仅十个月后的10月16日,冲到6124.04点。现在分析来看,引发2007年大牛的利好理由共有三个:一是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二是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三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
随后,在美国次贷危机,油价大幅上涨,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股市环境差的外因和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国内通货压力,国外热钱的疯狂涌入等内因共同夹击下,A股市场终于撑不住了。短短的一年间,股市在2008年12月28日跌到了1664.96点。
中国股市的“第一”
第一家经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家证券公司——1985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
第一家上市公司和第一只上市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安达。
第一家正式成立的证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年12月19日开业)。
第一次把股票发行明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1991年。
第一个全国性证券管理专门机构——1992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证券管理办公室。
第一只被停牌的A股公司——1992年7月,深圳原野。
第一家到境外上市的公司——1992年10月9日,中国华晨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第一只H股股票——1993年6月,青岛啤酒。
第一批柜台交易的股票——1986年9月26日,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
第一只ST股票——1998年4月,辽物资。
第一家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1999年7月12日,琼民源。
第一家被申请破产清算的上市公司——2000年3月29日,ST郑百文。
第一批转配股——2000年4月3日,东方明珠、外高桥等。
第一只百元股——2000年2月15日,亿安科技。
第一只开放式基金——2001年9月,华安创新。
第一只股改个股——2005年5月,三一重工。
实习记者 高阳
参与互动(0) | 【编辑: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