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消费旺季来临游资“炒热”高端白酒 可买白酒股(2)

2010年12月13日 10:1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投资策略】 囤酒、买白酒股两相宜

  上周六,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CPI涨幅达5.1%,再次刷新年内纪录。全年CPI涨幅可能超过3.2%,超出全年通胀控制目标。经济学家普遍预计,未来1~2年,我国CPI涨幅都将在3%左右甚至更高。如何应对通胀,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

  市场人士指出,在通胀预期下,中高端白酒升值空间较大,因此,可以选择买入实物白酒或者在股市上买入白酒股进行投资。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可以选择在价格较低时(如每年的二三季度)囤积一部分高端白酒做中长线投资;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普通投资者,不妨选一只白酒股,分享白酒收益。

  对于白酒实物投资来说,高端产品是首选,绝大大部分投资者都将茅台、五粮液、剑兰春、酒鬼酒、泸州老窖等一线品牌作为投资对象。“一囤一个准,从来不会亏”已经成为共识。目前,囤酒主要集中在上游经销商,经销商的囤酒行为造成下游白酒市场供需不平衡。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终端价格的上涨。

  而在股市上,高、中、低端白酒却各有机会,今年以来酿酒食品板块涨幅达到24%,而同期上证综指跌幅超过13%。比如二线白酒股代表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年以来涨幅就分别达到70%和140%,大幅超越贵州茅台、五粮液两大“巨头”,洋河股份更是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年涨幅一度超过160%,只是到近期才有所回调。

  申银万国证券最新报告指出,大消费依然是明年的投资热点。白酒中低档产品盈利弹性大,高档产品稳定增长。短期来看,白酒正处于销售旺季且进入年度调价高峰期;中长期来看,白酒明显受益通胀和消费升级。放眼明年,白酒板块性机会或许仍在下半年。申银万国表示,一线白酒茅台、五粮液随着奢侈品定位的奠定强者恒强,以及目前估值相对仍较低,未来股价表现仍可期;相对而言,二线白酒由于今年以来涨幅巨大,整体估值相对较高,中短线机会已不大。

  中信银行高级理财师朱友嘉表示,现在白酒股票本来已经透支了,而且年底是白酒是高消费期,在股票上已经预先提前反映。而且高增长的股票受股市的影响很大,股价起跌很大,但茅台这种酒从来都没有会跌价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买白酒更稳妥。综所上述,如果是一个稳健的投资者,应该买白酒更保值;如果是一个投机者,应该去投资股票。

  【券商煮酒】 茅台或再提价高端白酒有超额收益

  目前超高端品种主要靠品牌力,其中茅台的品牌优势明显。短期来讲,正处于销售旺季、一批价不断上涨且明显受益通胀的白酒会比较看好,茅台、五粮液宣布提价前白酒板块仍是安全的。一线老名酒增长平稳,投资机会主要在下半年,今年11-12月一线白酒会有超额收益。

  次高端、中高端主要看营销和渠道。目前80后、90后成为消费群体后中国白酒未来趋势为:低度化、绵柔清爽化、时尚化。次高端、中高端目前尚没有全国化品牌,天之蓝、海之蓝分别是次高端和中高端的典型代表,未来有望成为相应价位的全国化品牌。二线白酒估值相对较高,机会贯穿全年,关键在择机寻找合适买点。

  中长期看好不断受益于消费升级的白酒。2011年食品饮料行业的板块性机会或许仍在下半年,一方面由于白酒、葡萄酒的旺季在下半年,另一方面由于2011年上半年大众消费品仍面临较大成本压力。这种背景下上半年需精选成长性较强的品种以抵御行业的季节性波动,同时也关注基本面可能超预期的品种。

  华泰联合证券也分析指出,目前高档白酒的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价差已达历史高位,明年初提价确定性大,因此可重点关注品牌力稳固、销售力上升同时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点的一线白酒公司。此外,预计明年二线白酒市场增长仍然较快,但竞争将日趋激烈。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目前白酒板块中高端品板块短期估值不低,受流动性收紧影响,或将承受一定压力。目前高端品板块整体估值已经达到2011年35倍,其中一线白酒接近30倍,二线白酒古井贡、山西汾酒则处于40倍以上的水平,张裕估值也与高成长的二线白酒看齐,估值水平与洋河股份相当。而目前市场处于政府压制通胀预期和通胀仍然较高的博弈之下,流动性增量的减少对高端品有负面影响。

  但分析认为,高端品板块中期仍然看好白酒继续演绎市场细分、高效分销,业绩增长仍然较为确定,2011年底以及2012年的业绩预期估值还有上升空间。招商证券建议投资者可在淡季阶段性增持,等待旺季收获,“对于中高端类白酒,我们认为其短期估值也偏高,但长期仍值得看好。我们建议短期持有为主,待淡季估值回落时再增持”。

  不少券商认为,由于白酒销售持续增长,短期的宏观调控无碍涨价预期。经济持续增长的环境下,明年白酒产销量增长将持续,预计增速超20%。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