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开始,以姚荣仙等为代表的部分股民先后对红光实业的直接责任人红光实业和国泰证券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这一系列的诉讼申请因为当时缺乏司法实践和相应司法解释未出台等原因先后为法院驳回或败诉。在11名原告的一再申诉下,2002年11月25日,经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股民们获得了约22.5万元的赔偿。
“水仙”凋零
销量锐降无奈连年亏损终退市
关键词
被PT处理、首家退市公司
上世纪80年代,拥有一台水仙牌洗衣机是一件荣耀的事。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洗衣机总厂,成立于1980年8月,是一家以生产水仙牌家用洗衣机和燃气热水器为主的大型家电企业。1993年1月和1994年11月,水仙A股、B股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分别募得1.57亿元人民币、2504万美元。
但水仙电器自1997年开始亏损,当时家电行业竞争激烈,水仙的销量锐降,与美国惠而浦公司的合作更加剧了亏损,公司连年亏损,1999年被PT处理,仅每周五交易,涨幅为5%。自1998年开始,水仙马不停蹄地先后与12家企业盲目“相亲”,最后都宣告失败。
而当时中国证券市场的大背景是:建立退市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到了2000年,PT水仙已连续亏损四年,却仍在交易。2001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明确了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操作方法和流程,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具体实施细则。200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不给予水仙暂停上市宽限期,随后宣布水仙退市,成为新中国资本市场首家退市公司。
退居三板市场,PT水仙简称变更为“水仙A3”,代码400008。退市之初投资者还心存希望,水仙A3曾到达24.19元的高点,但随着时间推移重组希望日趋渺茫,2005年7月跌至0.71元。
从创业,到辉煌,再到衰落,水仙就像是一颗在天幕里划过的流星,留给人们无尽的惋惜。但水仙的退市,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件载入新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正式实施,形成了从“进入”到“退出”的完整机制。
银广夏陷阱
造假被拆穿15个跌停太吓人
关键词
为假戏真做一掷亿金
银广夏是当年的大牛股:股价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的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增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全年上涨440%。
但是,银广夏从1999年开始在市场上散布的“利润神话”全系子虚乌有的编造,其出口额据公司自称在2000年达1.8亿马克,而事实上仅为3万美元;其签下60亿合同的德国买家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是注册资金仅5万马克的小型贸易公司。银广夏的欺骗性质恶劣,还在于其不惜假戏真做,竟投资2.8亿人民币,于2001年6月在安徽芜湖开通“超临界萃取”的生产线,以示扩大生产之姿态。
造假事件很快在资本市场引起“动荡”。2001年9月10日,对于当时银广夏的持有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这一天一开盘,银广夏便被巨额的抛单死死地封在了10%的跌幅限制上,此后一连11个“一”字跌停。陈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他的绝大部分资产压在银广夏这一只股票上,约33元的价格买进的,惊恐中天天早上挂跌停价抛,一直没有成交。这样眼睁睁看着银广夏的股价从复牌前的30.79元跌到了8.70元。9月26日,伴随着场外大量买单的介入和成交量的暴增,陈先生误以为底部到了,赶紧反手又买入了3000股银广夏。结果,厄运再一次降临,当天收盘又是一个跌停,随后的三个交易日依然是跌停。
前前后后,银广夏一连出现了15个跌幅达10%的跌停,创下沪深股市历史之最。 (孙琪 首席记者 薄继东 实习生 季子通)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