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潘多拉魔盒”中国股市 “惊怵故事”拍案惊奇(3)

2010年12月10日 10:28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93年11月,一个叫李定兴的湖南郴州物资局干部布了个惊天骗局。由于挪用的100多万公款被死死套在苏三山当中,李定兴私刻了一枚“北海正大置业公司”的公章,还将一封“北海正大置业拟收购苏三山以及拟向社会大众收购苏三山股票的函件”传真给了《特区证券报》等媒体,11月6日,海南《特区证券报》发布了李定兴捏造的“收购重组”消息,11月8日星期一开盘后,苏三山买盘汹涌而来,从8.3元开盘价蹿至11.5元收盘,成交金额2.2亿,换手率高达42%,当日飙升39.88%。

  当苏三山股价疯狂时,深圳交易所却表现出了分外的冷静,11月9日,深交所郑重声明,“收购苏三山”不排除系欺诈行为的可能性。是日,就“正大置业”大量购股事件,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在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说,证监会尚未收到“正大置业”口头或书面报告,《特区证券报》应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应法律责任。

  11月10日,广西北海市工商局说明当地并无“北海正大置业”这家注册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登记公司也均没有“北海正大置业公司”开户和交易的记录。玩笑开大了,很显然,这是一场大骗局,骗局的始作俑者被依法逮捕。

  蓝田“神话”

  文弱女教授揭露财务欺诈丑闻

  关键词

  “中国农业第一股”骗术荒唐

  蓝田股份曾创造了一个内地股市长盛不衰的绩优“神话”,现在看来,蓝田的骗术荒唐可笑,经不起任何推敲,但在当时很多人深信不疑。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4年8月,蓝田的1828万国家股划归农业部持有,农业部成为蓝田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凭借此背景,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交易。1996年至2000年,蓝田股份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创造了“蓝田神话”,被称作是“中国农业第一股”。

  拆穿蓝田神话的是一个文弱的学者。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教授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文稿,指蓝田股份存在造假嫌疑。随后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刘姝威下达通知书,称“蓝田股份诉刘姝威侵害名誉权案”将开庭,要求刘姝威作为被告出庭。然而事情突然陡起波澜。2002年1月12日,蓝田股份三名高管和七名中层干部被抓。

  造假丑闻曝光后,蓝田股份对财务报告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财务报告显示:总资产10.26亿元,总负债11.205亿元,已资不抵债。2003年5月23日三大证券报都在头版刊发上交所关于终止蓝田股份上市交易的公告。

  2003年7月,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蓝田股份一案进行了首次公开审理。2004年11月,湖北省高院作出判决:中国蓝田(集团)总公司总裁瞿兆玉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提供虚假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红光案

  马拉松式诉讼部分股民获赔偿

  关键词

  11位股民获赔约22.5万元

  2002年11月25日,被称为中国内地证券民事诉讼第一案的首例证券民事诉讼纠纷案“红光案”,终于结束了长达近4年的马拉松式诉讼进程。

  1997年6月6日,红光实业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每股6.05元的红光实业当时开市价每股14元,最高达到每股14.48元。当时红光公司的上市报告书也显示,该公司业绩良好。然而,在众多股民追捧购入股票后。红光股价却大大下滑,最终导致大批股民资金被牢牢套住,损失惨重。

  1998年11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红光实业严重违反证券法规,认定公司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此外,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对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废品率上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实未作任何披露。中国证监会对该公司和上市推荐人国泰证券作出了处罚决定。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