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造星”尴尬无奈私募“诱惑”
出了一个王亚伟,火了一家叫华夏的基金公司。在看到这样的好处时,很多基金公司也按耐不住开始推出明星基金经理。但是代价是惨痛的。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名人们见好就收,纷纷转投私募基金。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给基金公司带来的好处与风险,让众多的基金公司左右为难。
曾有统计指出,截至2010年10月14日,从事阳光私募行业的投资经理共有311名,其中有55位具有公募背景,占总数的17.7%。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公募基金担任过基金经理或投资总监等职务,也有一些是在公募基金中担任高级研究员、研究总监等职务,少部分人士曾在公募基金担任过董事会、管理层或营销部门的核心职务。一位基金经理还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要主动地多宣传自己,以后想做私募就更容易一些”。
上投摩根就是一个例子,公司精心宣传出来的明星经理吕俊仅效力3年就转战他处。资料显示,吕俊自2004年8月加盟上投摩根,并担任投资总监兼中国优势基金经理、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经理。在他离职之前,公司尽力将其打造成名声显赫的“明星”,到2007年8月他离职时,其任期间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累计收益率达514.50%,管理期内在所有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在基金市场中,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股基发行神话都与明星基金经理相关,华夏基金180亿基金一日售罄就与王亚伟的名声紧紧相连。2007年4月,吕俊执掌的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就创下首日发行900亿元的神话,且认购比例仅为11.099%。当年,上投摩根的规模就由前一年的186.50亿元增长至年底的583.56亿元。可是,在仅担任公司副总2个月之际,吕俊便辞去副总经理与投资总监职位。随后,2008年上投摩根业绩开始大幅滑落,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在所有基金中业绩垫底。2008年底,该公司规模排名11位,到2009年,规模排名继续下滑至18位。再如交银施罗德,随着李旭利和郑拓的辞职,曾经飞速成长的交银施罗德在今年上半年规模大降40%。事实上,这类事件在多家基金公司都曾出现过,对公司的打击不小。上投摩根也曾自我反省道,“在成立初期,较多地依靠一些精英的个人、明星基金经理,当时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后来随着行业发展,市场的流动性也增加了,尤其是一些公募以外的诱惑的增加,过分地依靠个人对公司和客户都是不利的,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的。你必须依靠一堆而不是一个很强的人,并用制度把这堆人的作用组织起来。”
于是,有人表示:“公募本来就不需要明星。国外的明星基金经理大都出在私募行业。公募行业里除了彼得·林奇外,明星很少。对于公司来说风险太大,就算是之前的发展十分扎实,对于明星经理离开的影响也是不可预估的。就像你能想像王亚伟一旦离开对华夏基金的影响吗?”
在私募基金开始争夺理财市场份额的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开始逐渐意识到对于基金来说,公司的形象远比个人形象来的重要。除了打造明星外,完善产品线、加强公司品牌才是长久之计。于是,基金公司开始有意淡化“明星”,宣传重点转向整个公司的投研团队,像南方、大成、上投摩根等大型基金公司均已率先开始改革。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文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