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冬天,尉文渊(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用借来的钱筹建了上交所,从一降生开始,上交所就是一个体制外的野孩子,冒出来自己闯,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生过一些病,犯过一些错,但还是越长越大,越长越健康。
襁褓中(1990年至2000年)--老杨的十年
老杨,中国第一股民,上交所还没有成立,人家已经是身家百万,而这些都来源于搬运工式的投资。
也许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当时的老杨已经年近40,身为仓库保管员的他因为单位丢了一些铜材,成了重点怀疑对象(杨的妻子承包了一家电缆厂)。尽管后来小偷被抓住了,但是老杨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辞职。
1988年,国家开放国债市场后,闲来无事的老杨以2000元的资本金参与了国债交易,在那个懵懂的时代,所有的交易都不是电子化的,交易国债和买卖白菜没有根本的区别,同样的国债在不同的地区卖不同的价格。老杨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套利的机会,他把国债从安徽等地买回来,再到上海卖掉,从中赚取差价。折腾了大约3个月,老杨就挣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在上世纪80年代,对多数人来说,万元户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渐渐地,老杨的本名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杨百万却名动"上海滩"。
3个月后,搬运工式的投资被叫停了,老杨不得不离开了债券市场,转而进入股市,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投资者。此后的10年是属于老杨的10年,他一路顺风顺水,屡次成功抄底或者逃顶。2000年10月,以一介平民和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身份,他走上中国名校的学术殿堂--北京大学的讲台,为研究生和MBA讲授证券的理念和实务。至此,老杨在股市上不仅收获了财富,而且收获了此前未曾预料到的荣誉。
与大名鼎鼎的老杨相比,这个人只能用默默无闻来形容,但是两人又有极其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利用机制的不完善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此人正是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大林。不同的是,老杨坐着火车穿梭于几个城市之间,而大林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几个营业部之间。当时在深圳只有四个股票交易网点,而四个营业部的股票价格还都不一样。为了赚到更多差价,大林骑车往返于各个营业部之间,低买高卖,就这样反复操作,几个月下来,最初的8000元就迅速变成了12万元。之后,大林随即把目光投向了"获利丰厚"的原始股。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他奔走于海南等地收购内部职工股(利用了多数人的无知),这些股票上市后股价均翻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1992年,林园的股票市值已超过了1000万元。
当老杨和大林在利用机制的不完善而疯狂赚钱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历史并没有赋予他立即赚钱的机会,却慢慢教会了他赚钱的能力。小王对投资的热爱在大学时代就埋下了种子,从大四那年起,小王就开始买《中国证券报》,那是1993年,该报刚创办,一周只有两期。此时的小王只是千万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没有什么与人不同。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安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