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台湾股王启示录 “股王”“股后”背后都有故事(2)

2010年11月08日 14:29 来源:英才杂志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宏达电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优势:

  首先是技术派挂帅。宏达电有一个技术导向很强的团队,卓火土、周永明等前后几任CEO,都是执着于技术开发的工程师出身,王雪红也能做到充分授权,让他们有发挥的空间。

  传统手机是利用不同的芯片组装而成,而宏达电却可以不假手外人,自行研发线路串联,独辟蹊径。

  再有,就是紧紧咬住苹果不放。智能手机的头号“公敌”就是苹果,任何一家智能手机唯一想做的是就是打倒苹果。而宏达电在营销策略上,并不直接与苹果冲突,往往是搭苹果的顺风车,借苹果对消费者进行智能手机的先期教育,寻找机会。

  在这一过程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零元手机”。零元手机并不是宏达电首创,但这一策略既帮助消费者认识了HTC,又有效帮助电信行业找到了高端用户,坐收话费。

  从某个程度上说,宏达电开创了一个台湾企业走出代工之路的新模式,摆脱了代工低毛利的宿命。目前,台湾前五大计算机代工厂——鸿海、广达、仁宝、华硕、纬创,虽在全球PC领域不可或缺,但其毛利率始终维持在低位。而对于投资人来说,规模并不代表获利,如何通过创新以改善收益,才是更现实的思考。

  “股后”大立光

  大立光电也是一家以创新起家的公司,手机镜头组占其营收的九成以上。

  大立光电董事长林耀英预估,全球手机未来会以智能型手机的成长最为明朗。所以,从现在开始的5年内,都是智能手机爆发期。从明年开始,智能手机中数码相机模块的像素将由500万像素迅速升级。而为了等待这一美好时光的到来,林耀英坚守了20年。

  林耀英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早期在政府担任公务员,当过老师,在一家糖厂从基层干部做到厂长。到了47岁,林耀英才大胆创业。

  在没有计算机、手机的年代,大立光的主要产品是塑料镜头。当时,几乎所有光学产品的最重要技术都由日本人掌握,台湾只能生产低端产品。林耀英并不满意这样的现况,在创业初期就相当重视公司的自主技术能力。

  林耀英有一句名言:与其在贵宾室,不如在研究室。他不喜欢把时间花在与客户吃饭、喝酒上,并强调:“客户要的是你的产品,把产品做好了,就算不应酬,订单一样来。”

  在今年8月的情况说明会上,除了交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大立光上半年税后E P S更达到16.96元。iphone话题自然是大立光股价的最佳催化剂。500万像素的相机模块挟着i p h o n e上市熠熠生辉,让大立光备受吹捧。

  从2006—2009年,大立光每年发放的股利都在10元以上,是不错的成绩。即便这样,在某一季度大立光的毛利率不甚理想时,林耀英仍坚持向股东道歉,承诺会更加努力帮股东多赚钱。此种态度可以看出大立光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为其永远不满足。

  宏达电、大立光有一个共同之处:主要负责人很少在媒体曝光,少讲话、多做事。也许,这就是他们能把事做好的主要原因。2009年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赴台,第一站就到了宏达电。这原本是大力宣传的好时机,但宏达电并没有为一时的赞美而沉醉。

  此外,宏达电、大立光还有一处共同点:坚持选择,不随外界摇摆。

  一王一后,成绩斐然,却为何轮不到台湾首富郭台铭所领导的鸿海、晶圆代工教父张忠谋的台积电?对于台湾企业,做手机出身的宏达电、做数码相机镜头起家的大立光,这两个后起之秀的崛起,代表了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宏达电、大立光代表的是一种新价值,即21世纪的价值:品牌、创新、专注。

  另一层意义:从潮流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P C产业所倡导的,是教导消费者努力工作,有效率执行;而21世纪的消费潮流则是享受、娱乐。

  智能手机的兴起,改变了3C产业的毛利。以往,代工一台笔记本电脑,仅赚人民币100元。如今,一手就可以掌握的iphone 4赚的要多的多。宏达电30%以上的毛利率尚输给苹果,可以想见一台售价约600美元的iphone系列,苹果公司会入袋多少利润了。

  中国输出的不缺产品,缺的是高毛利,唯有愈来愈多的企业正视到这个问题,跳脱红海的挣扎,中国的产业、企业才会受到真正的尊敬。  记者 梁文心 发自台湾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