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周岁 总市值5753亿
134家企业募集资金927亿元,“三高”、破发、业绩滑坡等屡遭市场批评和质疑
去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在深交所开板交易,如今即将年满一年。从一开始的28家公司,到今天的134家公司,创业板在过去一年中迅速发展,成绩与争议同时存在。
募资能力超中小板
创业板运行一年来,最大的受益者当属那些超额募集资金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他们在这个市场上获得了比原本在中小板市场更高的资本认同。
在创业板一周年来临之际,深交所发布了该板块的全景式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0月14日,证监会受理创业板首发申报企业360多家,其中127家已上市,已发行待上市的7家,已过会待发行的15家。
今日,青松股份、华策影视、大富科技和宝利沥青4只创业板新股将上市,至此,创业板交易个股数量增加至134只。
以昨日的数据看,深交所创业板有上市公司130家,发行总股本154.58亿股,总流通股本34.58亿股,上市公司总市值5753亿元,流通市值1293.6亿元,平均市盈率69.91倍。
创业板一年来,已有134家企业通过IPO募集到的资金达到927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一家企业的募集资金达6.9亿元。而针对更成熟企业的中小板上,上市企业平均募集规模只有创业板的一半。中小板公司满200家时,其平均募集规模只有3.14亿元。
创业板公司募集规模的膨胀来自于超募资金,在创业板公司总数满100家时,统计数据显示,其超募资金达到489亿元,超募比例为2.18倍,即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三分之二强来自于超募。
上市后业绩出现滑坡
从行业分布来看,创业板公司中制造业企业占了85家,信息技术占了28家,这两类行业是创业板企业行业贡献的大户。
创业板的推出和运行被认为是为中小公司尤其是高新技术公司的发展做出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经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94.3%,其中54家创业板公司属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创业板蓬勃发展的同时,与之而来的争议也不断增多。从发行的“三高”问题,到超募资金的运用、业绩衰退、高管辞职套现、上市前突击入股、高换手率等,几乎每一个时间段都有新问题出现。
去年10月,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开始招股,招股的结果令市场吃惊,高市盈率发行、高发行价和高超募率的“三高”引发市场批评,且在2010年中,创业板公司在超募之后,股价上又频现破发,“三高”问题使投资者再度质疑创业板定价的合理性。
今年第三季度,创业板迎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中报披露,令人不解的是,在招股时,过去三年业绩均高增长的创业板,在上市后的第一年中报披露时,业绩大滑坡,引发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业绩包装的质疑。
高管辞职套现频发
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2010年中期业绩,不论是对照2009年还是横向对比主板和中小板,业绩都不太好看。2009年创业板公司的净利增长是45.69%,而2010年中期只有22.65%,同期主板和中小板分别是42.9%和41.28%。
创业板运行满一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关口,因创业板上市后重要的一批机构和高管解禁股面临解禁,就在这之前,高管辞职套现,尤其是董秘等辞职套现的现象频发。董秘是一家公司中最为了解公司内部情况的人之一,这些高管的辞职套现也引发投资者的担忧。
此外,创业板公司的质地在一定程度上也不符合人们此前的预期,不少公司在细分领域中尚不在前三之列,一些公司虚假的第三方市场报告、被夸大的市场占有率等,都受到投资者质疑。而公司业绩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投资者的担忧,个别创业板公司在业绩上出现了超乎寻常的大衰退。
伴随着创业板一周年的到来,限售股“解禁潮”也将接踵而至。有分析认为,目前创业板股票仍然估值偏高,解禁后大规模套现行为将不可避免,整个创业板重心将会下移,并回归理性。但对于真正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解禁潮”可以看作是建仓良机。
记者 吴敏
参与互动(0) | 【编辑: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