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4000亿险资流入资本市场”,这是继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后,热议的最多的话题。
8月5日,保监会颁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取消了原有对险资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分别只有10%的上限比例。
与此同时,《办法》还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无担保债、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新的投资领域。《办法》的颁布为保险业整合并简化了保险资金投资比例,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产配置的弹性和空间。
正是因为如此,有人提出担忧,险资入市闸门的放宽,是否会为低迷不振的楼市“加码”,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再次冲高;近4000亿的险资入市是否会成为A股市场的一根“救命稻草”?
被“松绑”的保险资金
随着保监会《办法》的一声令下,保险资金再度被“松绑”,大大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和运用范围。
一直以来,保险企业投资渠道狭窄问题成险企发展瓶颈。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保险企业面临配置资金已从年初的1.5万亿增长到目前的超2万亿。由于保费增长较快、保单资金获取成本较高,再加上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维持低位波动等多重因素,保险资金配置的难度大大增加。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投资工具不足的情况下,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难度加大,保险资产面临低效配制和错配问题,这些现实的问题给保险公司提高资产收益带来很大挑战。与此同时,我国股权投资市场
也一直因为缺少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而面临资金来源匮乏的“瓶颈”。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政的出台为保险资金“松绑”,不仅对保险公司本身是利好,即便是对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实际上,从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保险资金是公认仅次于养老基金最适合投资于股权投资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优质企业股权是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领域。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保监会从政策层面正式认可险资进行股权投资有助于促进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
险资入市无碍楼市调控方向
其实,早在新《保险法》正式实施前夕,险资在进军不动产领域就已经非常积极,并采取多种方式延伸触角。
2009年5月18日,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人保集团公司、副总裁、人保投控董事长周立群当时就明确表示,人保集团一直就购置物业事宜与西城区及北京市金融局领导进行过多次沟通,并希望抓住金融街西拓的机会,为人保集团的整体入驻金融街及未来的更好发展做好准备;
同年7月,中国人寿投资与信达投资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二者将在商业地产、酒店投资和物业管理等业务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而在今年8月到9月,中国平安借助旗下信托公司与地产巨头金地集团和绿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建一表示,这种模式为综合性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公司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面对保险巨头们在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布局,有人提出担忧,庞大的险资队伍进军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引起房地产新一轮的冲高?
对此,保监会的《办法》也明确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一级土地开发);不得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或者以投资股票方式控股房地产企业。已投资设立或者已控股房地产企业的,应当限期撤销或者转让退出。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