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欲成顶梁柱 “80后”基金经理渐露头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初生牛犊欲成顶梁柱 “80后”基金经理渐露头角

2010年09月10日 10:08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古往今来,三十而立,在公募基金界亦不例外。目前,在基金江湖中,“80后”基金经理的人数已经跃至二位数。不过,这批公募基金界的“初生牛犊”,将来能否成为行业的顶梁柱,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初显峥嵘】

  年轻基金经理临危受命

  在公募基金界,人才短缺历来已久。最近一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出走私募已经形成一股洪流,一些老牌基金经理“一肩多挑”,倍感分身乏术。在这样的背景下,“80后”一代的年轻基金经理临危受命,头角渐露。

  2008年1月,1980年出生的倪明就任大成创新成长基金经理,这是基金业第一位“80后”基金经理。此后,老人退去、新人辈出,尤其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中小基金公司大胆重用“80后”,年轻一代起来逐渐成为一种趋势,“80后”基金经理开始加速上位,公开资料显示,有9位“80后”基金经理都是在去年下半年开始被任命的。

  2009年8月,万家基金的年仅27岁的邹昱掌舵万家货币,更是创下了基金界最年轻基金操盘手的纪录。

  【学历较高】

  清一色是硕士和博士学历

  Wind资讯显示,在公布年龄的232名基金经理中,目前“80后”的基金经理共有10人,约占总数的5%。他们分别是:万家基金的吴印和邹昱、宝盈基金的温胜普、银河基金的张矛、融通基金的张敏、易方达基金的张胜记、富国基金的李晓铭、大成基金的倪明、博时基金的皮敏、汇添富基金的齐东超。

  其中,部分“80后”基金经理甚至已经开始一人肩挑两只基金管理工作,譬如万家基金的邹昱、易方达的张胜记、汇添富基金的齐东超和博时基金的皮敏,资料显示,目前10位“80后”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已经超过了500亿元。

  从这10位“80后”基金经理的履历来看,他们大多是分析师出身,除了第一位80后基金经理倪明是博士学历之外,其余9位清一色是硕士学历。按照正常求学路径计算,25岁左右才能获得硕士学位,而这10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任命时平均年龄只有28岁。

  【渐挑大梁】

  业绩表现引起广泛关注

  不过,比年龄更为引人关注的是,“80后”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

  记者经过统计发现,上述基金经理的业绩整体表现还算可以,部分已经展现“初生牛犊”的风采。截至9月8日,“80后”一代基金经理近半年以来的整体业绩水平处于中游,其中还有个别表现特别突出。例如去年获得年度“货币基金金牛奖”的邹昱,今年以来业绩得以持续,截至9月8日,其所管理的万家货币基金在64只货币基金排名中第5位。还有汇添富的齐东超,其2009年7月首任,管理资产120亿元,到2009年年底就净赚22亿元。

  有领跑者,当然也会有落后者。截至9月8日,温胜普所掌管的宝盈中证近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1.84%,在267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在第255位。还有张敏掌舵的融通新蓝筹,截至9月8日,融通新蓝筹近半年的收益率为-1.11%,在162只混合型基金中排在第116位。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风云变幻的A股市场,“80后”基金经理虽然还显得稚嫩,但是,如今不少元老级基金经理都是从二十多岁就开始挑大梁,比如知名基金经理王亚伟,首度担任基金兴华的基金经理时才28岁。年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考指标而已,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在基金这个行业中,市场,或者说是业绩才是最后的裁判员,相信经历过市场的洗礼后,“80后”基金经理中会出现“下一个王亚伟”。(王琛琛)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