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上半年亏损严重 看淡后市关注三主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基金上半年亏损严重 看淡后市关注三主题

2010年08月31日 15:1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基金半年报于8月30日全部披露完毕,统计发现尽管基金已降低持股周转率,投入防御性板块,但在持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仍难以避免巨幅亏损。经历了上半年快速下跌的考验,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判断逐渐趋于一致,认为A股市场上下两难,短期难以出现系统性上涨机会,重点关注“大消费、新兴战略型产业和经济转型受益行业”三大主题。

  基金上半年巨亏4397.53亿元

  受2010年上半年股票市场持续下跌所致,基金业无可避免出现大面积亏损。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基金合计亏损4397.53亿元,这与2009年上半年6424.76亿元的高额利润形成巨大反差,创下史上第二大半年度亏损。

  从各类型基金来看,股票方向基金成为亏损大户。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本期利润分别为-2962.96亿元和-1205.49亿元,合计占亏损总额的94.79%;同样以股市为投资对象的封闭型、QDII基金也分别亏损173.95亿元和64.57亿元;而以固定收益品种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则在上半年较好地回避了股市风险,分别实现盈利12.40亿元和10.10亿元,这也保证了这两类基金具备分红能力。

  从单只基金来看,百亿级规模的大基金利润亏损首当其冲,其中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嘉实300亏损幅度超过了102亿元,说明规模效应是把双刃剑,在市场下跌时并非规模越大越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亏损的情况下基金已实现收益仍达到33.34亿元,这说明当期亏损多是浮亏所致,多数基金并没有抛售手中亏损股票。对于上述现象,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李兰分析表示,在单边下跌的市场环境下,基金一般会减持已盈利高估股票,或减持决策错误短期内难以回升的股票。

  股票被套持股周转率迅速下降

  伴随着持续下跌的市场环境,基金股票交易策略完全有别于2009年积极活跃,更多处于谨慎蛰伏状态。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基金持股周转率大幅下降,353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平均持股周转率仅为113.62%,低于2009年下半年的133.84%,更低于去年同期162.31%,投机现象明显减弱。60家基金公司中有17家公司的周转率低于100%,15家公司周转率在200%以上。

  不同规模的基金公司的持股周转率有着巨大的差距,中小型基金公司始终保持其一贯的交易活跃度。其中,民生加银、农银汇理2家基金公司持股周转率居前,均超过250%;华富、中欧、东吴等小规模基金公司持股周转率也超过200%;而光大保德信、长城和国泰3家基金公司的持股周转率较低,不到50%。

  虽然理论上基金持股周转率的高低与基金业绩并无直接关系,但从今年上半年表现可以看出,高换手基金业绩略微好于低换手基金业绩。

  李兰指出,从国际上来看,单边下跌市场基金多采取低换手稳定交易成本,从而降低资本利得税;而我国由于特殊情况,基金经理即使采取高换手率,只要能跟随市场、敏锐捕捉阶段性机会,仍有一定机会。

  后市上下两难 关注三大主题

  在经历了上半年快速下跌的考验后,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观点逐渐趋于一致。多位基金经理认为A股后市上下两难,应紧跟政策走向,重点投资受益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的大消费和新兴产业,同时关注周期性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

  来自大成、华夏等基金的观点都认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市场难以出现系统性的大幅上涨,但由于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也不存在系统性下跌的风险。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孙建波表示,指望A股市场发生反转性行情难度很大,考虑到主要蓝筹股的市净率已经非常合理,指数创出新低也很难。因此,短期最大的可能是A股进入“观察期”,2500点-2800点成为主要波动区间。

  配置策略上,基金经理虽不再如上半年般一味减持周期性行业,但仍以投资大消费、新兴战略型产业和经济转型受益行业为主。

  广发内需增长灵活基金经理就认为,下半年大型周期股存在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也将长期存在。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以及市场投资情绪的稳定,低估值的银行、地产、煤炭等周期类股票将重获市场青睐;同时以医药、商贸零售、旅游等品牌消费行业和伴随收入分配改革和消费升级共同推动的大消费行业,以及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和软件等新兴战略产业,都值得重点关注。(桑彤)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