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满百家之际
随着双林股份今天在深交所成功挂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整整100家。对于国人来说,100这个数字意味着吉祥和完美。创业板开板至今,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从第一批28家挂牌上市迅速发展到100家的规模,在投融资、创新、创造、创富等方面初显身手,也使得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更丰满更完善,确实是可喜可贺!
创业板承载了国人的太多梦想,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发行市盈率的高低到后备资源的储备,从令人目眩的创富效应到眼花缭乱的PE投资热潮,从交易的异动到监管的反应,从中外创业板的冷暖到“两高六新”定位的摸索,创业板始终是媒体、投资者谈论的热点。
诚然,和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创业板新手上路,有些环节存在一些不足,面临着一些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企业成长性、“三高”发行、突击入股、股权结构复杂、专利技术等方面。另外,目前市场进入中报预告和业绩公布高峰期,部分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一些对创业板成长性抱有较高预期的投资者因此对创业板公司整体质量产生了怀疑。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上市的只是未来创业板队伍里很小的一部分,上市的时间还很短,样本的代表性并不充分,加上金融危机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少数公司业绩掉队并不意外。我们不应因为短期业绩波动而动摇对创业板长期成长前景的信心。
回首当年,中小板发展之初,也曾因部分公司业绩未达理想、股价剧烈波动等引发市场质疑。随着中小板的逐步壮大,中小板公司整体业绩成长性有目共睹,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良好回报。从2005年6月中小板指数编制起到今年6月,中小板指数5年的涨幅高达6倍,不仅是同期A股表现最好的板块,而且在全球股市中也名列前茅。目前,全国上下,从政府到民间都在花大力气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庞大的创业板后备资源中必定有一部分创新能力突出、质量优异的公司,将借助创业板市场挑起推动转型重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业板复制当初中小板的成长故事完全可能。
至于媒体广为关注的创业板公司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的“三高”现象,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其实也并无特别值得忧虑之处。“三高”现象主因还在于创业板发展初期供需不平衡,也与市场对创业板期望过高有一定关系。随着创业板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供需矛盾逐步得到缓和,投资者更趋理性,“三高”现象将会逐步缓解直至消失。
同样,对于创业板的规范化问题,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也不难找到解决办法。由于创业板公司大多规模较小、创立时间较短、管理者经验相对不足等原因,这些公司在专利管理、股权结构、激励安排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议,甚至出现了突击入股、关联交易乃至利益输送的问题。未来,随着媒体持续深入的公开监督、监管层的审慎把关和严格监管、创业板公司自身规范意识的提升,创业板建成规范之板、诚信之板值得期待。
创业板满100家只是起点。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完善制度,严格监管,坚持“两高六新”定位,充分发挥创业板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发挥民间创新活力中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创业板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共同呵护创业板,推动创业板不断壮大,走向繁荣。(证券时报评论员)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文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