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人民币基金或本周在港发售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首只人民币基金或本周在港发售

2010年08月03日 07: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小QFII”的开通或只差临门一脚。

  记者从多渠道了解到,首只人民币基金最快将于本周在港发售,基金发行规模大约40亿至50亿元人民币。作为未来投资A股的热身产品,该基金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目前暂时投资香港已有的人民币储蓄产品及债券产品,同时也为将来投资在港交所挂牌的人民币计价股票和ETF、内地A股预留空间。酝酿已久的“小QFII”计划——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基金,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内地A股市场,迈出关键性一步。

  “全民”备战

  “小QFII的推出是迟早的事,现在要做的不是猜时间表和额度,而是提前布局。”一位中资券商高层表示,“越早发行人民币基金,可以越早与买方建立联系,提前打通基金销售渠道,一旦小QFII获批,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到人民币资金,抢占先机。”

  眼下,几乎所有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即中国内地金融证券企业(包括内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中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全资或控股方式在香港设立的香港分支机构,均已陆续开始备战“小QFII”。

  记者在国泰君安(香港)了解到,该公司在新修订的《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定》签署后,迅速在中银香港、汇丰及渣打三间银行开立了人民币企业户口,并推出了允许客户直接存入人民币买卖港股的服务。该行公司客户部主管李光杰指出,虽然存入人民币还是港元买卖港股的区别并不大,即使客户存入人民币,公司仍要根据当日的汇率,兑回港元进行交易,但此举不仅能聚集人民币资金,还能掌握哪些客户手头持有人民币,一旦小QFII批下来,公司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客户。

  其他券商当然也不甘落后,招商证券(香港)、申银万国(香港)等高层均向记者透露,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小QFII”方案,并已就人民币产品展开研究,为“小QFII”的推出做准备。

  本轮“小QFII”备战中,银行系券商自然也不会缺席,早在去年年底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第一轮方案时,银行系券商就开始四处招兵买马,网罗中资股研究人才,壮大资产管理部及研究部,为投资内地做准备。

  其中,中银国际控股与英国保诚集团合资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中银保诚,在今年上半年一口气推出了3只公募基金,且踌躇满志地计划抢滩首日人民币基金,但由于基金结构过于复杂及汇率风险披露等问题,最终未获香港证监会批准。据了解,中银保诚原打算在新修订的《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签署翌日,就推出以人民币结算的开放式基金,将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转换成港元后,投资在港上市、以港元计价结算的A股ETF。

  另外,在港中资金融机构的新生力量——2008年以来陆续设立的内地基金公司香港分支机构,也借机加快了在港业务的扩张步伐。由于进入的时间晚,基金公司在港分支机构的业务大多限于发行私募产品、提供财务顾问等方面,“小QFII”议题的推出让他们加快了申报公募基金产品的步伐。今年7月中旬,大成基金香港子公司大成国际申报的 “大成中证中国内地消费ETF”成功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发行,开创了内地基金公司在港发行公募基金的先河,该基金15日已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首发之争

  “小QFII”渐行渐近,谁将成为首批获配置额度的机构,成为市场猜测的焦点。有机构人士推测,中国证监会很可能会从那些经其批准后在港设立、“血统纯正”的中资金融机构中,挑选3-5家进行首批“小QFII”试点。

  目前,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港设立香港分支机构的,券商系共10家,包括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国元证券、国信证券、国都证券、安信证券及东方证券;此外,2008年4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的规定》,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到香港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类相关业务。很快地,易方达、南方、嘉实、华夏、汇添富、大成、博时、海富通及华安基金相继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子公司等各种形式的分支机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QFII计划也是一项对中资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没理由不先给亲生儿子。”一位中资券商香港负责人称,“首批很有可能就是从以上19家机构中进一步划定条件选出。”

  这位负责人认为,进一步的门槛很可能是拥有“公募牌照”。而香港并无公募牌照一说,任何持“9号牌”(就资产管理提供意见)的均可向香港证监会申请发行公募产品。但目前已发行公募基金的中资金融机构,只有国泰君安(香港)、海通证券(香港)、大成基金,以及中信国际、中银国际与英国保诚合资的中银保诚、有外资参股的中金公司。

  “中银保诚、中金公司虽非‘纯正中资血统’,但资产管理经验丰富,且地位特殊,很有可能以‘特招生’的方式跻身首批。” 该人士指出。(记者 时娜)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