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时代“居间人”调查:月收入5000-10000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期指时代“居间人”调查:月收入5000-10000万

2010年07月29日 13:4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常年游离于期货行业法规“盲区”的居间人群体,也随同行业一起进入了金融期货时代。所谓期货居间人是期货公司聘用的非公司正式员工,为公司引荐客户,并从期货公司取得一定收益的中间介绍人。记者日前调查这一群体发现,目前居间人的返佣水平仍然在30%-50%的高水平,月收入在5000元-10000万元左右,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数还较多。

  调查显示,居间人在期指业务中涉足较少,而随着期货公司开发客户能力的增强,其作用也日益被遏制,居间人面临两条出路,一是成为行业正式员工,二是逐渐发展成为期货私募。

  期指蛋糕难以分到

  “我们现在的收入还算稳定,”服务于上海一家期货公司的居间人小范告诉记者,居间人是给期货公司介绍客户,并从客户的手续费中拿返佣的群体。一般来说,大公司会把客户净手续费(扣除交易所佣金、营业税等)的30%返还给居间人,而一般的行业标准更高,在50%左右,甚至超过60%。据记者了解,业内平均的居间人返佣基本是“五五开”,60%~70%极为普遍,在华东地区甚至有90%的。

  目前在上海从事居间业务的收入如何呢?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居间人的收入基本在每月5000元左右,如果客户量较大,维护较好,那么月收入在1.2万左右。“只有手里有一个50万-100万的客户,并且这个客户喜欢短线交易,那么月收入7、8千是稳定的。”小范告诉记者,这一收入水平比起期货公司的业务开发人员,要稍微好一点。

  据了解,居间人的收入好坏,取决于其服务客户的交易频率和盈利水平,“如果客户的钱都亏完了,那么也就没有稳定收益了。”因此“维护”好客户,在必要的时候提示客户风险,并进行一些操作上的指导都是考验居间人的环节,其收入也与其水平直接挂钩。

  “我们主要做的还是商品的业务,客户也都是行业中的熟人,”一名从事钢材期货的居间人告诉记者,在股指期货开出之后,居间人也会找一些自己的朋友来做期指,但总体来说不像在商品中的业务那么大。对于期货公司来说,也更倾向将证券客户“收归己有”,而不是放在居间人手里。“对于我们来说,金融期货是另一个市场,很少涉足。”

  居间人普遍反映,其实他们对于期指业务也较为向往,但目前期指业务的居间大头是证券公司IB营业部,因此他们较少能分到期指蛋糕。“由于期指保证金高,中金所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也很严格,因此做这些客户其实相当省心。”

  出路面临分化

  据调查,目前期货公司对于居间人一般是两种态度,一是减少居间人的比例和返佣水平,逐渐该由公司自己来开发客户;二是将经纪业务的主体都交给居间人团队,实现经纪业务的“外包”。目前来看,前者占据了主流,而实行后一种方式的公司数量并不多。一些产业客户开发较为成功的公司,其居间人代理的保证金比例都已经降到了10%以下。

  “居间人对于期货公司的贡献作用在削弱,”兴业期货总经理夏锦良表示,随着期货公司自身从业人员的增加,服务水平的提高,期货公司在客户开发上自身人员的比例在增加。同时,有些居间人为了追求收益而进行的代客理财、频繁短线操作等行为,损害到了客户权益,也容易引发客户与公司的纠纷,这使得目前追求规范经营的期货公司对于居间人也不敢过多使用。

  因此,目前居间人的出路面临分化。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居间人,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工作室的形式,这也是当前众多非阳光化期货私募的雏形,如果经营成功,那么进一步发展成为投资公司。目前上海这类工作室和投资公司可谓“多如牛毛”。这就是一部分居间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淘汰率也相当高,一般2、3年就会换一批人。”

  另外,随着期货公司的发展,其内部员工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因此一些与公司关系密切的居间人,也会在适当时候转变为公司员工。“不过,现在期货公司的薪资水平,对我们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居间人小范说。

  据了解,目前各地纷纷出台措施规范居间人。例如日前,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发布《2010年上海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自主培训申请批准通告》,表示为了规范上海地区期货居间人队伍,要求对上海地区的居间人进行培训。截至2010年7月初,共接到40家上海地区期货经营机构的申请材料。这些单位可对该单位的居间人进行培训,公会将派员检查。广东采取的则是考试的形式。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于2010年4月-6月期间对辖区期货服务居间人进行了培训和考试,共有879名期货服务居间人参加了培训和闭卷考试,考试合格856人。⊙记者 叶苗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