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紫金矿业的重污染让汀江流域百姓痛不欲生之时,有人却因紫金矿业活得极为滋润。10年前,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三人一起玩转紫金矿业;10年间,他们从中疯狂吸金65亿元,摇身一变成富豪:陈景河已是中国第一金矿的董事长、柯希平成了厦门首富、陈发树则登上了“福建首富”的宝座。紫金矿业直接催生了闽商系的三条巨鳄。
因紫金矿业结缘
“他们三人很像,又非常不像。”紫金矿业厦门总部的一位老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是多年的黄金拍档,“他们因紫金矿业结识,虽各具特色,但做事都很果敢。”
现年50岁的陈发树靠新华都(18.56,0.06,0.32%)百货起家,是福建省零售业的大佬;柯希平则是厦门恒兴实业的董事长,主要从事建材生意。
1997年,陈发树和柯希平共同出资成立了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华都工程”),其中陈发树占股51%,柯希平占股49%。
那年,陈发树花6000多万元购买了一批水电站设备。“对于当时资金并不雄厚的陈发树而言,这批6000多万元的设备更像是一种赌博。”陈发树的一位朋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做好了收益会很高,做不好陈发树就可能即刻面临破产。”陈发树的豪赌气质可见一斑。
然而,正是这批设备,让陈发树结识了陈景河。
设备到位后,陈发树和柯希平的新华都工程公司先后承接了浙江和江西开采土石方的工程。当陈发树得知紫金矿业也有土方工程的需求时,便主动与对方接触,随后陈发树结识了陈景河,并开始承接紫金矿业的业务。
1992年,科班出身的陈景河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上杭县开发紫金矿山,委以上杭县矿产公司经理的重任。“陈景河是一个工作狂,”上述紫金矿业的老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经常加班,十分敬业。”
“1992年,紫金矿业的利润只有5万元,但1993年实现了55.4万元的利润之后,就开始逐年迅速增长,1996年达到了1000万元。”在陈景河看来,紫金矿业的壮大与发展在情理之中,“人们把技术神秘化了。其实,有些看似很复杂的东西,把它弄明白了,与生产一结合,就显得很简单。”
随着紫金矿业资产规模不断膨胀,2000年,紫金矿业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革,陈景河任董事长。而正是在这个千禧年,陈发树、柯希平和陈景河三人第一次真正汇聚于紫金矿业。
“当时的紫金山矿是贫矿且开采难度大,也因陈景河的技术攻关需要不断试错,所以欠下陈发树很多工程款。改制时,紫金矿业就将欠下陈发树的工程款折合为股份入股。”紫金矿业的老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陈发树入股紫金矿业的原因。
随后,在陈景河和陈发树的牵线搭桥下,柯希平也成功入股紫金矿业,与陈发树一起成为紫金矿业第一、第二大自然人。
参与互动(0) | 【编辑:贾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