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是除汇金系外券商处置“一参一控”问题的最后期限。
今年上半年,券商股权转让已是热潮涌动。除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中信建投等大券商外,渤海证券、德邦证券等中小券商股权也纷纷亮相产交所。可以预计,随着“一参一控”大限迫近,在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券商之间的整合及股权挂牌转让将更加活跃。
为避免同一股东旗下券商间的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2008年4月国务院正式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后,证监会对证券业落实“一参一控”政策提出了具体要求。
所谓“一参一控”,通俗地说,即一家机构或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
证监会关于落实“一参一控”政策的具体要求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2009年12月31日前提交整改计划;二是2010年12月31日前达标;三是逾期将采取监管措施;四是汇金及建银要在2013年5月31日前达标;五是券商上市前要达到“一参一控”要求。
笔者注意到,“一参一控”政策出台以来,一批券商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已通过整合兼并或转让券商股权等方式达到“一参一控”政策要求。如原持有海通证券、申银万国、五矿证券和兴业证券4家券商股权的深圳市通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转让海通证券和申银万国股权的方式,达到政策要求;原持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和东方证券3家券商股权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已通过转让申银万国股权的方式,达到政策要求……
但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国内百余家券商中,仍有至少25家没有达标“一参一控”。如果这些券商通过整改全部达标,则意味着1/4左右的券商股权将发生变动,国内券商家数将减少到70—80家。
如果我们把1994年的银证分离看作是中国证券业的第一次大整合,2004年的综合治理应算作中国证券业的第二次大整合,而“一参一控”政策的落实,无疑将助推中国证券业第三次整合大潮的到来。
据了解,目前涉及“一参一控”问题的券商主要包括汇金系、中信系、广发系和作为上海金融国资平台的国际集团所控股、参股的券商等。而最受业界关注的还是汇金系券商“一参一控”问题的解决。
目前,汇金系控股和参股的券商各有5家,而这10家券商占到国内券商总数的近1/10,加之汇金系券商规模多在国内居前,其中不乏银河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大券商,因此,汇金系要达到“一参一控”标准,整合力度和难度都不言而喻。
我们知道,2005年前后,汇金公司和其子公司建银投资曾在政府授意下,对9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券商进行注资并拥有其股权。这在当时不仅挽救了多家券商,更增强了整个行业的信心。而这与后来的“一参一控“政策相左,尽管汇金方面曾表示这些注资最终都将退出,但毕竟谁来接手是个大问题。显然,政策与现实如何取舍成为两难。
不过,出于情况特殊的考虑,监管部门给予汇金系券商股权处理的期限要远远长于其他券商,最后截止日期为2013年的5月,比其他券商今年年底的期限要多出两年多。
据悉,汇金公司、建银投资及汇金公司的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充分了解“一参一控”政策,正在积极、务实地推进相关规范工作。建银投资向汇金公司划转中投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券商股权的举措,表明汇金系已经开始了整合动作。
只是建银投资把“球”踢给汇金公司后,汇金公司接下来究竟将如何动作,又平添了几分悬念。同时,有业内人士揣测,目前汇金公司正忙于力挺国有大行再融资,因此,汇金系券商的整改速度,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快。
一般来说,“一参一控”整改路径无非合并和出售两种方式。然而,合并需考虑其他出资人利益,困难比较大;出售不仅涉及投资利益回报问题,可能还会导致一些固有品牌的丧失。因此,“一参一控”政策的具体落实,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这其中的复杂性,颇有些像几年前的股改。
但我们深信,智慧总比困难多。这些未达标券商,不管最终以何种路径进行“一参一控”整改,无疑都将给整个证券业带来结构性的新变化。 (张 亮)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安宁】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