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春运即将开启 国家卫健委提醒旅途中科学佩戴口罩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25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

分享到: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4 17:26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25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13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新冠疫情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活动呈下降趋势,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每日诊疗量持续下降,医疗秩序总体平稳有序。
    明天将正式开启2024年春运,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正是游子返乡阖家团员的时候,天南海北的人们带着对家的思念踏上归途,这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出发前,请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旅途中科学佩戴口罩,继续保持勤洗手、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也祝愿大家返乡顺利,旅途平安。
    要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养老托幼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关注“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强化日常健康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要加大医疗资源统筹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常用药品、检测试剂、收治床位等准备,满足群众正常就医用药需求。建立完善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上下协作、专家下沉和患者转诊机制,分层分级分流,优化就医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近日寒潮天气再度影响我国,给中东部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带来大范围剧烈降温和雨雪天气。气温下降可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加快,易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在寒潮天气下,应尤其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敏感人群,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等等,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寒潮对于健康的影响。
    雨雪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湿滑,对交通出行带来不利影响,特别要关注旅途安全。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14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目前,云南镇雄县山体滑坡、新疆乌什县地震灾区医疗应急工作及时高效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地方第一时间派出医护人员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根据伤员伤情,组织国家级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优化完善诊疗方案,确保每名伤员得到有效治疗。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我们继续围绕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我们请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彭质斌女士;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燕明女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熊长明先生;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女士;
    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朱佳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提问,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19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彭主任。人们比较关心,当前我国呼吸道疾病和新冠疫情形势如何?JN.1变异株的流行趋势和致病率是否有变化?是否面临疫情反弹的风险?甲流和乙流大概还要流行多久?春季是否还会有一波流行高峰?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20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 彭质斌: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全国新冠疫情总体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病例报告和我们的哨点医院检测阳性率等监测数据,是出现了上升迹象,但是增幅是比较小的。本土JN.1变异株的占比是持续上升的,临床表现基本是无症状和轻型,与目前我们的EJ.5变异株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是没有明显变化的。预计在春节假期前后,受到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冠疫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监测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呼吸道疾病于2023年12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连续两周有所下降,在12月底的时候出现了小幅回升,持续在高位波动,近一周开始回落。当前我们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还是以流感为主,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中,近期乙型流感的占比是升高的,导致流感疫情出现了小幅波动。专家研判认为,在冬春季我们国家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流行或者共同流行的态势,短期内还是会以流感病毒为主。目前,流感活动已经呈现了下降的趋势。随着学校陆续放假,预计在1月底左右会回归流行间期的水平。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28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专家,对于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疾病,比如说新冠、甲流、哮喘等,呼吸科的治疗方案有哪些不同?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28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我们来说,新冠、流感和哮喘还是不一样的疾病。新冠和流感我们称为急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对这类疾病来说,预防的主要手段还是接种疫苗。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对因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第二是对症治疗。在对因治疗方面,我们国家现在不管是针对流感也好还是针对新冠也好,都有很多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能降低病毒的负荷。对症治疗,主要包括退烧药,或者一些缓解患者咳嗽、鼻塞、流涕的药物。
    哮喘是呼吸道慢病,是呼吸道非常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对于哮喘的治疗,主要是吸入药物,包括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药物,当然我们现在也有一些抗体类的药物、一些靶向药物应用到哮喘的治疗过程中。
    对于慢性的气道疾病,它的治疗核心是长期的规范化用药。在这里也想提醒大家一下,对于哮喘患者,急性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诱因。因此对这组人群来说,如果罹患了流感、新冠,要注意自己哮喘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症状的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我们哮喘的用药。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孩子感染了呼吸道病原体之后,家长会担心是否会感染成肺炎。那么频繁地去医院又担心交叉感染,哪些症状提示孩子有可能感染了肺炎?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5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王荃:
    谢谢您对孩子的关心。我们都知道,孩子一旦感染了呼吸道病原的话,是有可能罹患肺炎的,尤其是低龄儿童而言更容易如此。当孩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们可能要注意我的孩子是不是得了肺炎了。首先,一是持续高热,或者发热时间超过三天。二是咳嗽明显的加重,或者是咳嗽非常频繁,有一部分孩子可能还会伴有痰量的增加或者痰的颜色的改变,包括比如说痰变成了黄色或者黄绿色。但是如果是支原体肺炎,常常是以频繁的干咳为主,痰量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第二个非常明显的是呼吸频率会增快,有的家长比较难明确,那么跟平时比,你会觉得比平时要明显急促了,或者出现了喘息发憋的情况。还有一些孩子尤其是低龄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主要表现在,他在吸气的时候,他的鼻翼可能会出现一张一合的表现,我们叫鼻扇,有一部分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吸气的时候他的胸骨上会出现凹陷,这都是他呼吸困难的一些表现。严重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口周的青紫、脸色不好看等等。像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表述觉得胸闷、胸痛、发憋这些情况,我们都要警惕。还有精神状态也有可能发生改变,比如有的孩子出现精神比较差、很倦怠、总想睡觉,或者低龄的儿童很烦燥,不容易安抚。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都要警惕我们的孩子出现肺炎。
    另外一个我特别想提醒家里有小婴儿的爸爸妈妈,尤其是三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他们在患肺炎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典型的咳嗽、发热的症状,而仅仅表现为呼吸急促、吃奶呛奶、吃奶费力、吃奶困难,或者频繁吐奶,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喘息发憋、脸色不好,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把我们的孩子送到医院去了。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5
    凤凰卫视记者:
    在出行的过程中,有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病人群,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熊长明:
    谢谢提问。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冬季出行过程中,需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有几点建议。
    第一,要控制好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这些疾病,本身容易造成免疫降低,容易发生感染。冬季这些病人应该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好好治疗,使各项指标能够控制在一个满意的程度。
    第二,要增强免疫力。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提高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第三,出门远行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卫生。主要表现在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必要的时候,我们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第四,因为冬天出行,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第五,要规划好旅行路线,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也会降低抵抗力,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针对反复咳嗽等症状,我们有哪些居家护理的建议?在春节期间,针对感冒咳嗽这样的患者,我们在饮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6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咳嗽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如果出现这种反复了咳嗽,还是建议去医院进行诊治的。因为咳嗽是可以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可以是呼吸道的原因,也可以是非呼吸道的原因。
    我们会把咳嗽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急性咳嗽。这个咳嗽是出现在三周以内的咳嗽,急性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急性咳嗽最主要的原因。第二类是亚急性咳嗽,也就是咳嗽持续的时间在三周到八周之内,主要原因是感染以后的咳嗽,其他的症状都没有了,遗留了咳嗽。第三类是慢性咳嗽,咳嗽持续时间大于八周了,慢性咳嗽可以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可以有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哮喘、慢阻肺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的疾病,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或者是用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咳嗽。对于我们来说,日常护理方面,特别在冬季的时候,第一要注意天气的变化,特别是注意外出的时候增减衣物。另外,冬季一般室内是比较干燥的,大家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如果外出的时候,咳嗽患者建议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气道的影响。还有,在饮食方面,在咳嗽期间,不建议食用很辛辣的食物或者很油腻的食物。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9
    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记者:
    中医理论认为“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的经络血脉,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在寒潮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病?中医有哪些理论可以帮助这类人群去防范“寒邪”?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39
    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朱佳:
    谢谢您的提问。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它的特点是收引凝滞。“寒邪”侵入以后,会导致人体阳气受损,温煦的功能就会减弱,经脉气血流畅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凝结不通。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就更加容易出现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出现血栓。当血管痉挛时,还会出现胸闭、心痛等等。
    中医调理方法很多,下面我简单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一个是茶饮,我们可以用一些中药,比如像香橙肉桂茶,或者是红枣姜奶茶,或者姜糖苏叶饮等进行日常饮用,可以有助于防止寒邪的侵入。第二是睡前温水足浴,在睡前可以用温水来泡脚,温度可以保持在40度左右,时间在20分钟左右。泡完以后,可以用手按摩我们的足趾或者脚底心。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足浴水里面放一些艾叶或者生姜,这样有助于祛寒。第三是艾灸,艾灸我们的穴位,比如艾灸我们的神阙穴,神阙穴在肚脐中央,还有关元穴,关元穴在肚脐下面三寸,或者是足三里穴,大家都很熟悉,在小腿外侧,这些穴位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通过艾灸,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每次艾灸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注意不要烫伤。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45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请问哪些群体在感染了呼吸道疾病之后,容易发展为危重症?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57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燕明:
    谢谢您的提问。呼吸道感染容易发展成危重症的主要是两类,第一类是医学上的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还包括新冠和流感的时候肥胖人群也是容易发展为危重症的。比如老年人,年龄越老,发展为危重症的可能性越大。第二类人群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就是这组人群已经有一些慢性基础,比如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等。另外,有些人群长期使用一些免疫抑制药物,使他的基础免疫状态就比较低,这组人群一旦罹患了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后,也容易发展成重症。
    在这儿我想再提醒一句,就是我们的老年人,老年人第一年龄比较大,而且往往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这样就造成危险因素的叠加。因此,老年人是一组特别需要关注的人群。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58
    澎湃新闻记者:
    请问冬季容易诱发的心肺血管疾病有哪些?春节假期出游人群较多,哪些人群应该小心诱发这些疾病?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58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 熊长明:
    谢谢提问。冬天气温低,寒冷刺激可以诱发一些心血管疾病和肺血管疾病。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血压升高、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还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肺血管疾病主要的原因就是冬天活动量减少,摄入量增加,另外久坐不动,还有血糖高、血脂高,这些情况会导致静脉血栓形成,最后导致肺栓塞等肺血管疾病。有哪些人群可能会容易发生这些情况,有几个提示:第一,肥胖人群,老年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第二,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的病史人群。第三,既往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史人群。第四,既往得过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病史人群。第五,既往有过肿瘤、肾病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容易引起静脉血栓的疾病的病史人群。第六,既往有过心血管病家族史,特别是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和早发血栓病史的这些人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这些疾病的发生。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1-25 15:58
    总台央视记者:
    请问如果得了流感之后,多久可以完全恢复?另外,得了甲流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再得乙流?谢谢。
  • 加载更多

相关直播
相关新闻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