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国是论坛: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2023年1月17日上午10时正式对外公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为更好地解读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特点,分析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政策和新动能,中国新闻社将同步举行“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 从宏观、财税、金融、外贸、消费等多维度,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图文滚动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2 16:31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2023年1月17日上午10时正式对外公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为更好地解读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特点,分析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政策和新动能,中国新闻社将同步举行“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 从宏观、财税、金融、外贸、消费等多维度,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0:41
    主持人 中新社经济部金融采编室主任王恩博:
    各位专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国是论坛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刚刚看到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数字是3%,这跟去年原定5.5%左右预期目标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样一个数字也让我们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会有更多的期待和更多遐想空间,能否推动经济运行实现整体运行好转,大家都非常关注像消费、房地产这些领域能否实现比较好的恢复,怎么样做到中央多次提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关注这场论坛朋友今天都应该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专家,他们是: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外贸专家 白明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赵锡军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王军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宗良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今天到场专家都是国是论坛老朋友,非常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接下来环节,首先邀请各位专家围绕自己研究的领域和自己关注热点做主题发言,我也会穿插着进行一些提问。首先有请白明老师,您怎样看待2022年中国经济这份成绩单。(田雨昊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0:59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外贸专家 白明:
    刚才我听了国新办的数据,总的印象去年经济一波三折,一季度高一些,二季度0.4%,三季度又反弹,四季度又回落,就是一波三折。我看外贸形势也基本上是一波三折,年初头两个月还不错,三四月份大幅回落了,四月份几乎没有怎么增长,5到7月份是大幅度反弹,8月份以后逐级回落。(田雨昊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0
    白明:
    大体上,从轨迹运行上看中国外贸是“M型”,从年初往高了走,在三四月份往低了走,五六七月份反弹,逐级下探,当然是“非对称的M型”,这种情况并不是特别多见。我看以往大多数年份,每一个年份的不同月份大体上差不了太多,要增长也都是增长的,要么都是回落,像一会儿增长一会儿回落“M型”还并不是特别多见。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面临压力和挑战错综复杂,有时候压力大一些,有时候压力小一些,有时候支持政策见效明显一些,有时候困难支持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容易出现,要么是“W型”要么是“M型”。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1
    白明:
    外贸数据比今天整体GDP早几天公布,按人民币增长7.7%,出口是增长10.5%,进口4.3%。如果从多视角看外贸形势,同样一个数据从不同点看可能感觉不同。今年外贸数据虽然是增长的,但是“K线图”并不理想,有很大的上影线。比如12月份单月来看,进出口只增长0.6%,出口是下降0.5%,进口增长2.2%,一般来说出口要快于进口,如果都下降的时候出口下降小,进口下降多,但12月份值得警惕,为什么出口下降进口没下降,会对外贸收支产生什么影响。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2
    白明:
    再从另一个视角看,以人民币计算进出口额有所增长,但如果换成美元看,我觉得没有那么理想了。特别是以美元计算,10、11、12月份,也就是第四季度,每个月出口额和进口额都是负增长,只是负增长的程度不一样。同样一个外贸数据,不同视角你可能看法感觉不一样。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2
    白明:
    再找一个视角去看就是横向比较,跟谁比较?中国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的比较大,与我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一定替代关系的国家,这些年增长比较快就是越南,当然它体量不能跟中国比,但从风向标上来看,2022年越南按美元计出口增速就快于中国。我们再看到外贸面临的挑战,我觉得这种挑战基本上是中国贸易投资遇到保护措施,贸易保护、投资保护,从离散型个案手段扩展为系统化、制度化的贸易保护体系。再一个挑战是现在“去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的共识,像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很大程度上包含对中国打压的因素。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4
    白明:
    同样一分为二地看,一是海运价格,去年前年一箱难求,现在下降了,从贸易成本上看是好事,但其实也是一个贸易不景气的表现,货少了、贸易金额少了。二是大宗商品进口额有的增加了,你说是好事坏事?进口多了本身会增加资源配置的机会,但如果国际市场涨价,进口成本增加了,又不是好事,从这点来说也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出口转内销,企业是不是要撤离国际市场?我认为暂时离开,保住市场主体,未来在国际市场上也可以留得青山在。(田雨昊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5
    白明:
    关于RCEP,2022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同比增长了7.5%,是好事不?增长肯定是好事,但是我们也看到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长7.7%,而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只增长7.5%,按理来说应该增长更多。当然,一些国家是后批准RCEP,比如马来西亚、韩国、缅甸、印尼,菲律宾还没批准,它也是有一个过程,而且RCEP产生作用是慢功夫,必须得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贸易转移。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5
    白明:
    最后是未来走势,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后会不会出现外贸反转,我觉得这里要有一个过程,像越南2021年放开了疫情防控,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越南迎来了一波疫情冲击波,外贸增速大跌,第四季度才稳定,如果说照着这样的节奏,从政策调整到外贸回升,我认为中国外贸回升可能在二季度、三季度。(田雨昊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06
    白明:
    未来需要夯实外贸发展产业基础。还有一个看点是欧美经济肯定会减速,但会不会衰退我们还要观察。未来主要看点是新模式、新业态,特别是跨境电商如何与线下相结合,还有出海抢订单,这里是客户与渠道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保住老客户、老渠道,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资源。对未来我们外贸确实是充满信心,但是也是抱有谨慎,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10
    主持人 王恩博:
    非常谢谢白老师,接下来有请赵萍老师。(田雨昊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26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很高兴来到国是论坛分享研究成果,今天贸促会举办例行发布会,会上发布《中国外贸第四季度调研报告》,关于外贸企业对未来信心以及当前存在困难挑战,还有2022年外贸形势判断,请大家关注我们的例行发布会。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2022年中国消费市场有哪些新的机遇。(田雨昊 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27
    赵萍: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趋势什么样,根据新闻发布会相关数据,全年数据和大家一起再回顾一下,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0.2%,其中城镇下降0.3%,乡村是与上年持平,从结构来说餐饮行业下降6.3%,商品零售增长0.5%,其中基本生活消费增长速度比较快,像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8.7%、5.3%。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28
    赵萍:
    看到这个数据之后,如何判断全年消费形势以及未来走势呢?要放眼全球。像刚才白老师提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是大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在2023年必然要明显提速。很多国际组织在做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时候,对中国非常看好的观点也是非常一致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的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从2022年的3.2%放缓到2.7%,经合组织(OECD)11月份预测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增速会放缓到2.2%。不同经济体中,发达经济体明年将增长1.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3.7%。投资银行高盛、世界银行、IMF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2023年会达到4.4%或4.5%这样一个水平,是极少数增速高于上一年的主要经济体。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28
    赵萍:
    所以从全球角度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属于主要经济体当中增速比较快,非常亮眼的,而且不只是中国学者这样看,主要国际组织、主要投行都有同样的看法,这是一个大势。至于全球物价走势,由于乌克兰危机持续,还有全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及疫情不确定性还是存在,所以像OECD认为全球明显还处于高通胀的状态,欧盟是通胀的重灾区。但是无论怎样,治愈全球通胀问题要通过主要经济体通过加息方式遏制通胀,加息本身会带来经济衰退风险,特别像欧盟是由于能源食品价格飙升导致高通胀,加息对抑制刚性需求或者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的效果没有像美国那么明显。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29
    赵萍:
    因此,全球通胀背景下,中国CPI又是让人非常亮眼,OECD认为2023年中国通胀应该是属于通货膨胀率相对比较低,而且物价比较稳定,所以从全球角度来说,我们经济是属于增速上升、物价稳定这个非常良性的形势。我们再看一下,和消费有关的PMI数据。根据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能看到,虽然2022年1到11月份PMI呈现波动走势,并且下半年是下行的,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以及复工复产,疫情对商业、服务业影响非常大的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因此,未来景气度回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30
    赵萍:
    从消费形势来看,全年商品零售额正增长0.5%,餐饮行业增速今年全年增速下降6.3%,月度变化也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候。我认为中国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我们已经见底,并且进入到了上升的通道。看一下线上线下的消费,今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有6.2%。线上习惯不断地强化,使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高,并且线上线下融合,在线上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线下一些业态特别是保障性的业态增长态势一直是非常稳的。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31
    赵萍:
    我们看一下消费意愿,大家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么2023年,大家消费意愿或者消费倾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候,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恩格尔系数是比2019年稍微高一些,说明大家非常注重基本生活方面消费支出,愿意通过必需品的购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保持更加健康、更加良性的生活状态。同时,基本生活消费增速居前。2022年1至9月份也就是前三季度的时候,消费倾向有所回落,全国平均消费倾向是64.6%,大家挣100块要花64.6块,其中城镇消费倾向更低一些,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当下,消费者消费选择更加理性。
  • 中新网报道
    2023-01-17 11:32
    赵萍:
    面向2023年还有一些利好的政策,这些政策是什么呢?国家发布扩大内需的战略纲要,其中提出来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体质升级,同时与消费直接相关,要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所以政策也在借势助推消费持续回暖。因此,面向未来我们看消费市场基础很稳,从各个季度、各个月份走势来看,持续上升是未来的大势,这样的市场新的机遇到底在哪里呢?简要分享一下。
  • 加载更多

相关直播
相关新闻
边看边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