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超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2日 23: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期】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整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建设中国现式代化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高吉喜

  我们绝对不会走西方走过的“先生态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改善治理”的这条道路。

  【解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如何认清这一理念的战略定位、推进绿色发展、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我们在全国两会上找答案。

  【同期】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

  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一是在理念上,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这三者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在道路和路径选择上,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是)在方法上,我们强调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们可以从现代化的目标、发展理念等维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中共)二十大强调,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美丽”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目标的维度之一。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高吉喜

  所以我们追求的这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改善环境中来发展,来走现代化。所以整体上来讲,我们绝对不会走西方走过的“先生态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改善治理”的这条道路。

  【解说】近年来,全国两会期间委员们提交的生态文明领域提案占到全部提案的15%以上;今年全国政协在时隔30年后,新增环境资源界别,这一重要调整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设立环境资源界,这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以后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的设计实践层面上,可能会有更多的专家资源,不同的人士来参与到,让我们的政策,我们的规划,我们的实施方案,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解说】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进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 蒋齐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将成为常态化工作。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敖宏

  那么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发展,那么它要有一步两步三步你要看,做着现在的,想着明天的,还得想还得研究后天的,我们既要有经济责任,政治责任,还要有社会责任。

  【解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像我们北京举办冬奥会,开幕式跟闭幕式,它的PM2.5都已经到个位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高吉喜

  我们一方面建立大量的保护地,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8%,现在又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大概占到了国土面积的30%以上。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高吉喜

  在生态环境状况上,我们监测到绿线向西移非常明显,所谓绿线就是指植被的覆盖度达到25%以上,这条线西移了大概100~300公里,这也显示出来我们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王金南

  从我们这个美丽城市怎么建?从我们矿山怎么去把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两个东西综合起来,更多地让我们“一带一路”的国家来与我们共享,来把生态文明、美丽地球等概念让大家来共享。

  【解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着眼长远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更丰富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未来,正如舆论评价所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跨越都将产生世界性影响”。(编导 让宝奎 王小婷 夏宾 董泽宇 制作 刘鹏 )

责任编辑:【王禹】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