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再次发力。建设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意见》,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对非中国居民在我国境内购买房产,将实行严格的审批和登记制度。文件指出:境外个人购房时必须实行实名制,在中国工作和学习时间不满一年的外国人,不得在境内购买商品房。
这份管理意见出台的背景是,由于中国银行紧缩银根,内地楼市出现资金短缺,外资正乘虚而入。许多大型国外投资机构正频频抛出大单,整栋购买中国的物业,他们偏好的物业类型多为甲级写字楼和商铺,而此类型的物业在北京、上海更具升值潜力。学术界曾多次呼吁,海外资金快速涌入会造成房价虚高,要限制外资在中国炒房,对房地产领域的外资要取消税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
文件出台后,即引发了争论。有人认为境外资金大量进入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是造成了这些地区房价迅速攀升的原因之一。该举措的出台,将能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一政策的实施,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从长远来看,购房主体还是来自国内资产。
中原房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实际操作了解来看,“其实我觉得外资对中国房地产功不可没。由于近几年产品市场的改善,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其实都依赖于房地产金融——特别是外资的介入。而这一次我觉得它(政府)的调控主要是为了防止住宅价格过高。我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应该将外资有效地引导到公建——比如说办公的市场、商业的市场。”
另据专家分析,虽然现在已经到了该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设限的时候,但政府对外资的态度还需谨慎,因为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外商对改革开放政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