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温度】我们为什么要在地震后进行“灾害链”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7日 1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经历了几次“大考”。这其中就包括“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8·3”鲁甸地震、“8·8”九寨沟地震、“9·5”泸定地震等。在这期间,地质科研工作者勇敢地以身涉险,搜集宝贵的影像和数据,不断推进着人们对地震地质灾害的认知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那么我们是如何将地灾的“盲盒”撬开,将相关信息尽收眼底的?请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的详细科普解答。(何芦恒 唐启浩 高嘉琪 部分素材来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李季】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