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韶关6月15日电 题:粤北末代龙舟师傅“寂寞”端午
作者 李凌 麦丰
端午期间,广东韶关浈江河道中,20来只参加龙舟竞赛的队伍各自奋力划动着玻璃钢制作的现代龙舟,你追我赶;河岸边,挤在人群中的传统龙舟师傅陈扬华默默注视着这份热闹,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陈扬华今年55岁,世代为韶关桂头镇渔民,18岁开始跟一位老师傅造龙舟。33岁那年,青出于蓝的陈扬华开始独立制造龙舟,而且越做越好,成为粤北地区赫赫有名的传统龙舟师傅。
20多年来,陈扬华先后造了24条龙舟,拿过十几个冠军。
据陈扬华介绍,粤北传统龙舟分红、黄、黑、花、青五色,一般都是用杉木制造,造得好的,可以用上20多年。造龙舟没有图纸,所有的形状、尺寸,全都装在一代代龙舟师傅的脑袋里。
陈扬华所造的龙舟之所以巧妙,一是每制造一条龙舟,他都会根据当地的水流缓急、深浅、风浪来决定细节;而更重要的还在于“龙筋”,每次比赛前,他都会根据“赛场”的特性来调节“龙筋”,以便划起来又快又舒服。
陈扬华说,不管是开工制造还是下水试行,按老规矩,都要先选个良辰吉日,点烛、供香、放鞭炮,再用大红公鸡的血来祭拜各方神明,讨个吉利。
谈起往事,陈扬华如数家珍。他不但是远近闻名的造龙舟高手,还是当地“开山龙舟队”的舵手。据说,“开山龙舟队”不单在历年村寨的比赛中是常胜将军,在上世纪90年代,还连续三年获得韶关市龙舟赛第一名。1997年香港回归时,陈扬华作为韶关龙舟队的舵手参加了在香港的比赛,并获得亚军。
那时候,离端午节还有很久,陈家就天天聚集着不少人,不是谈赛龙舟就是谈造龙舟,热闹得很。然而,从2006年起,韶关龙舟赛统一采用玻璃纤维生产的国际标准龙舟,传统龙舟退出了历史舞台,陈家门庭冷落。
近几年,来定制龙舟的越来越少,陈扬华算过一笔账,造一条长20米左右的龙舟得花上两个多月,按现在的价钱,每条可以赚上5000多元人民币。可是龙舟不是常常都有得做的,最多的时候也就一年造上3条,今年只有英德沙口镇的来订了一条,已经不能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
如今,会造龙舟的人也越来越少,妻子的弟弟跟他造了近10年龙舟,至今只能打个下手;而陈扬华的一对儿女大学毕业后都在广州工作,更不可能回来继承父亲的手艺。
陈扬华坦承体力、眼力已不如以前,传统龙舟不能去参加比赛,已经让他心灰意冷;而引以为傲的手艺如今无人传承,这位末代龙舟师傅寂寞之余更是觉得遗憾无比。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巫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