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我刚从井下被救出来的时候,脸上的灰有一元硬币那么厚!”虽然院方不允许记者与获救病人交谈,当昨日下午记者“偷偷”溜进一间病房门边时,一位穿着“山大一院19号”病号服的获救病友却主动告诉记者他的经历:矿难发生时,开始还有点怕,到后来,除了思念亲人,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位叫徐正明的矿工今年50岁了,是来自河南的一位木工。当时,他正和工友一起在井下施工,发生透水后,他们一起被困井下。昨日上午,当他被医务人员从专列车上抬进救护车,眼睛还被毛巾遮盖着,且“一路上咳嗽得厉害”,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现在他不仅摘了眼罩,精神也恢复得不错,当医护人员要给他喂汤时,他连连摆手说:我自己能来。喝完汤,他还和邻床的另一位难友风趣地说:“我昨晚还偷偷与在河津的亲人通了电话,他们告诉我,他们现在被安排住在河津市的宾馆,照顾非常周到,叫我不要惦记,好好养伤。”
看着记者静静立于床边,他笑着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孩子,大的大学毕业在内蒙工作,小的中学还没毕业。
“你在井下知道过了多少天吗?”记者禁不住提问。他回答:知道啊!我们有手表,随身携带的电灯也一直能亮。连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夜晚,我们都清楚得很呢。”神情带有明显的骄傲!
见徐正明谈兴正浓,医护人员忙过来提醒他:该休息了。他只好“听话”地闭上了眼睛。
昨日傍晚,记者离开病房时,发现不少病人和徐正明一样恢复得不错,有的已能坐直在床上和医生交谈。
“抢救工作一定要做到严谨周密,环环相扣,绝不能有一丝延误!”该院院长杜永成先生告诉记者,20名病人均被安排在该院最好的病房内,并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制定了详尽的治疗方案,目前病人度过饥饿后综合症等难关,视力及皮肤的完全恢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特派记者胡孙华 蒋太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