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一个脆弱而庞大的群体,一种酸楚无奈的生活。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离家乡,无法给他们起码的照料,使这些幼小的生命面临多种危险与隐患。”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驻宁夏全国政协委员刘金虎所提的这个问题让很多委员深感心酸。刘金虎在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表示,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意义重大。
留守儿童他的眼中流露出忧郁和迷茫
12岁的崔刚是一名留守儿童,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联财小学读书。“他的眼中经常流露出忧郁和迷茫。”提起崔刚,该校语文教师赵花动情地说。
这是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专门组成的调研组,在宁夏南部山区了解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彭阳县、原州区留守儿童生活时的一个场景。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关注。”3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魏兆庆对记者说这句话时,表情有些凝重。魏兆庆介绍,他在与几名留守儿童的交谈中明显感觉到,这些孩子心里藏着很多话,却不愿说出来,交谈的时候都不愿抬头,偶尔的正面视线相遇,也很快就游离开了。
一些留守儿童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他们的愿望,他们内心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渴望和别的同学一样,每天放学后背起书包回到家,围在父母的身边,讲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和自己的学习。这样的渴望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就是一种奢望,他们一年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有限的几天,有的甚至几年见不上一面。父母,这个在孩子眼里饱含依恋的字眼,在留守儿童那里多少有些陌生,这种陌生让他们忘了如何在父母怀里撒娇,也不愿跟外界交流。
那个眼里闪烁着忧郁和迷茫的崔刚,是隆德县联财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优秀。他的父亲出车祸去世后,母亲随继父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给他和姐姐一点生活费,没有更多的关怀。姐弟二人的生活全靠年迈的奶奶艰难地维持着。
“你生活学习中有没有什么困难?”魏兆庆问崔刚,崔刚张了张嘴几次都没有说出来,最后才用很细微的声音说:“我最怕生病。”对于这个衣食多半来自亲友资助的孩子,不生病就是最大的要求。
这些留守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成熟让人感到心痛。他们对父母不能留在身边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有了委屈用自己弱小的肩膀独自承受着,不愿对父母说,不想给在外辛苦的父母过多的压力。
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学校的负责人表示,虽然学校对留守儿童采取了很多关怀措施,但毕竟学生众多,师资力量有限,老师们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学校建议首先应该建立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使他们承担起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义务;同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调研显示关爱监护缺失导致隐患重重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调研结果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夏全区共有留守流动儿童11.2万人,占全区在校生总人数的10.76%。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干旱少雨的宁夏南部山区,仅固原市就有留守儿童42530人,占宁夏全区留守儿童总数的74%以上。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银川市,有流动儿童35768人,占全区流动儿童总数的65%以上。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宁夏全区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呈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委托监护和自我监护等情况。在700份调查问卷中,隔代监护的有403人,占58%。单亲监护大多是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监护。父母同时外出的留守儿童,87.5%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照顾,12.5%被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自我监护。
该调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调研发现,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教育疏导,部分自治区内的留守流动儿童学业失教、心里失衡、行为失范较为严重。表现为:在性格和心理发育方面,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性格孤僻、逆反心理严重;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自律和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良;在健康和安全方面,饮食营养和预防保健跟不上,安全教育不足,不少留守流动儿童身体发育不良,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农民工夫妇因忙于打工,往往忽视或没有时间管理自己的子女,这部分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且对其今后人生埋下犯罪隐患。
据记者了解,目前宁夏全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正面临着缺乏统一领导协调机构,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和工作合力,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教育条件,学校教育管理难度大等困难。
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2000万,随父母在外务工的流动儿童也“规模庞大”。2008年,中国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由于缺少监护,留守儿童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专家呼吁加快发展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魏兆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关系到广大农村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他建议,首先应当成立由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为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拓宽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留守流动儿童工作。
魏兆庆指出,更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最大程度减少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数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吸引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减少外出务工人数,缩短外出务工人员与子女相聚的空间距离与时间周期,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父母监护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逐步弱化、消除城乡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制度壁垒,开辟流动儿童就学“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还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教育、团委、关工委、民政、卫生等部门优势,深入开展“代理妈妈”、“一帮一”、“手拉手”等关爱活动。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开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乐园”等,为留守流动儿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加强留守流动儿童的帮扶救助,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长期关注宁夏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的宁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淑媛认为,当前,必须改革完善教育体制,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探索适应留守流动儿童需求的办学模式,在留守流动儿童较多的地区,可开办寄宿制学校,满足他们的住宿就学需求。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务工流入地入学读书的门槛,使其享受与城市儿童平等的教育待遇。鼓励打工人员携带子女一起进城生活,从源头上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在有条件的乡镇和村中心小学开办农村幼儿园、学前班,解决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同时,要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生存、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配备心理指导老师,引导留守流动儿童自立、自强、自尊,帮助他们安全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还要延伸学校教育功能,办好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教给监护人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增强其家庭监护的责任,使其履行好监护职责。记者 潘从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