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分析
关于偶像
“80后”多崇拜文体明星
本报联合新浪网、大洋网,以及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进行的大调查显示,与前几代人相比,传统的“道德榜样”已不再是“80后”们崇拜的偶像。而处于权力巅峰的政治领袖、后起的商界奇才、炫彩夺目的娱乐明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物。
从调查结果看,周杰伦、周星驰、王菲、刘德华、李宇春、乔丹、刘翔等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已经取代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楷模,成为大多数“80后”追逐的偶像。
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政治家,现任或已卸任的国家领导人也是“80后”热烈追捧的偶像人物。而巴菲特、王石、史玉柱、马云这些国内外的金融奇才和商界名流,被大量“80后”视为楷模。
关于梦想
出国不是“80后”的梦
也有不少人表示:“我没有偶像。”还有人说:“我的偶像是我自己。”
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规则下,经济行为中的互利和效益观念冲击着年轻人的思想。
所以,虽然“80后”被指“叛逆”,但他们比任何一代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80后”表示:“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在社会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80后”们相当务实,他们把追求成功的梦想直接转化为“有房有车”、“有钱”、“做成功的企业家”。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80后”怀揣社会理想,想“造福一方”、“为社会多作贡献”、“做不平凡的人”、“做科学家”。他们的终极目标充满阳光——要“过快乐幸福的生活”。在调查中,却无一人把“出国”作为未来理想。
宇春语录
近一两年,网络上广泛流传着所谓的“李宇春语录”。有人说,看了她说的那些话以后就开始喜欢上了她。
◆记者:喜欢你的大多是女性,你怎么看?
李宇春:有人喜欢就不错了。
◆记者:有很多人说你的出现令很多男人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你怎么看?
李宇春:我又不是男人,我怎么知道?
◆记者:你想怎样说明事实?
李宇春:事实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说的。
◆主持人:铺天盖地的社会学者和博士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你,说“泛性别”啊什么的,看到那么多高深的评论,你怎么想?
李宇春:觉得大家还挺辛苦的。
◆记者:你怎么展望100年以后?
李宇春:100年以后我都挂了。
◆主持人:现在的你和拿冠军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宇春:我的心态没有变。我周围的环境变了。
赞誉太多,反而让我困惑——我真的有那么好吗?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会让我觉得踏实,心想自己还有更多往前走的空间。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哪点最像传统的女孩?
李宇春(认真思索半天):我就没觉得我哪点不像传统的女孩。
“80后生存现状大调查”系列报道结束语
至此,本报推出的“80后生存现状大调查”系列报道就告一段落了。该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对“80后”的情感教育表示了担心。
他认为:“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得‘独一代’不会分享、不会妥协、不会信任。比如婚恋问题,他们的婚姻时间维持得越来越短、家庭纠纷增多、结婚率低而离婚率却很高。直接后果就是出现很多的单亲家庭,这又必然要继续影响他们的下一代。”
“80后”的面孔并非一组报道可以完全解析清楚的。日本媒体人加藤嘉一著有《中国80后的若干矛盾面孔》一书。他认为,中国“80后”的面孔既坚韧,又困惑。一方面,在祖国办奥运的时候格外认同本国,驳斥西方的政府和媒体。另一方面,在经过艰难的高考和大学,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又有些崇尚西洋,追捧哈佛和微软。
他认为,“他们要学会用自己的脚走下去,而非简单依靠父母的金钱和关怀生存。对中国‘80后’来说,这是他们面临的最大人生问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