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孩子们从学校回归家庭,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危险”,采取把孩子锁在家里的方法,岂料,这一锁反倒更危险。记者从上海几家儿童医院了解到,近期发生了多起儿童坠楼、跌伤等意外事故。根据统计,家庭已成儿童意外伤害最高发的场所,寒暑假也成为“意外高发时段”。对此,有专家指出,家庭必须让孩子适度“体验危险”,这样才能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5-10岁儿童更易出事
“以往我们总认为0-4岁的儿童需要家长特别小心,实际上,5-10岁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意外。”新华医院儿内科副主任薛海虹表示,0-4岁的儿童发生意外主要是家长在看护时麻痹大意,但是对5-10岁的孩子,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大了,可以省心了”,哪知正是由于对孩子的能力估计过高,导致孩子发生跌落等意外伤害。
近一周内,新华医院就接收了两起儿童高空坠楼事故,均为七八岁的儿童。据医生介绍,这些孩子多为双职工家庭子女,孩子独自在家缺乏看护,“因为好奇爬出了窗外”。
“家长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好奇天性。”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普外科的陈其民医师指出,居家装修必须考虑安全因素,比如不宜在窗户阳台旁放置低柜,以防儿童攀爬。“现在部分家庭装修偏爱落地窗和跳窗,儿童并没有风险评估意识,爬上窗台就很危险。”
家庭安全“亮红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坠楼、跌伤、中毒等在内的一系列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在上海,根据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意外伤害课题组的最新抽样调查,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根据我国疾病检测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测算:估计全国每年约4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有1360万人需要门急诊治疗,335万人需要住院,正常功能受损的有120万人,致残达40万人。
根据一项意外伤害发生场所统计,家庭已经以26%的发生率成为“对儿童而言最危险的地方”,高于学校、公共场所、运动场所等地,而寒暑假则成为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时段”。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护士长高爱萍回忆,去年暑期,光坠楼事故一星期内就接连发生三起,3个孩子中1个死亡、2个重伤。
随着春节的临近,儿科医生根据往年经验估计,除了坠楼,可能还会发生更多意外伤害事故。“触碰电线插座而触电、把筷子插进鼻孔里、误食塑料袋引起窒息……每年假期都会有大量遭遇意外伤害的儿童被送进医院,当然,春节里还有不少因燃放焰火不当引发的烫伤、烧伤。”
需让孩子“体验危险”
今年寒假,许多双职工家庭又一次无奈地把孩子放在家里“一锁了之”。对此,心理专家指出,此举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还容易诱发悲剧。
“长期独自在家的孩子,语言功能、社交能力堪忧,一些孩子可能出现‘重返社会障碍’。”上海交通大学心理指导中心刘晔萍指出,原则上,学龄前儿童一定要找人看护,七八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应帮助他们设计有益身心的假期计划,可以多与伙伴一起玩耍,参加手工技能兴趣小组等各种活动。
在刘晔萍看来,把孩子“锁在盒子里”最危险,“孩子们的好奇心超越成人的想象,但是现在大部分家庭缺失‘安全教育’,只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什么都不准碰、什么都不要开’,一旦发生意外,孩子们缺乏‘应对危险’的能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家长采用“体验危险”的方式教孩子认识处理危险,比如孩子对水壶中的热水发生好奇,会伸手去触碰,家长就会把人体可适应的热水,倒在孩子手上,让孩子体验“被烫的感觉”。在刘晔萍看来,这些属于“明智的家长”,“在体验中学习,孩子才会印象更深刻,但是我们往往让孩子在事故中‘学习’,只怕后果追悔莫及。”(唐闻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