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赌球调查:随时可借3万高利贷 大多血本无归(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学生赌球调查:随时可借3万高利贷 大多血本无归(2)
2010年01月25日 07:56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借3万元高利贷很容易

  知情人钱某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涉赌的学生如果是家境比较富裕的,可以以各种名目向父母要钱或向朋友借钱参赌。但是对于大部分涉赌学生而言,一旦染上赌瘾,很快就会“被淘空”,连父母、朋友都已经骗无可骗,借无可借。部分学生因此通过高利贷满足赌瘾。

  “向高利贷借钱,数额在3000到两三万元的都有,3万元以下的都能贷到。”钱某表示,因为学生并没有赚钱的能力,所以高利贷会根据学生的家境衡量借贷的数额。“高利贷的利息一般是3%,而且投注赢钱以后,还要抽息。”钱某说。

  由于外围赌钱“输多赢少”,钱某坦言,借贷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血本无归”。“学生不会主动告诉我们,他们的钱是怎么来的,但是我们知道,借高利贷赌球的不在少数,而且最后甚至是通过不法手段来解决债务。”钱某说,为了填数,学生只能向朋友、同学借一点、向父母骗一点,东湊西拼的“充数”。“一些学生本身是烂仔,就会恐吓其他学生,甚至几个人一起来‘收数’,或者是偷、抢。”钱某说,高利贷和庄家不会管钱的来源,只要学生还钱。

  学生赌球杀死好友

  2009年4月29日,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庭上,四对父母哭成泪人。

  当时,庭上正在审理一宗因赌球而引发的杀人案。3名20岁刚刚成年的青年因为难偿23万元赌债,竟然把同是好友的20岁“庄家”骗到高速路上残忍杀死。该案死者、20岁的蔡某东和3名被告人梁某杰、方某俊、何某贤都是宝安当地青年,4人是小学同学,均家境殷实,方某俊还是广州市的一名在校学生。

  受害者蔡某东是赌球的一个小“庄家”,其他3人都通过他投注。2008年12月14日,欠下赌债的梁某杰、方某俊、何某贤利用手套、小水果刀、铁锹、电线等作案工具,然后骗蔡某东惠州有人卖可以作弊的“球网”,将其诱骗上车。在惠州一处较荒凉的路段,3人共同把蔡某东杀害,最后选择在汕尾市新城区鸡仔寮果场附近将尸体挖坑掩埋。

  2009年1月15日20时许,最终难逃良心责备的方某俊在其父亲陪同下来到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自首,然而,犯罪已成事实,事发后,4人的家人纷纷表示惋惜和不理解,3人杀害蔡某东后还主动报警并欺骗其家人,令人震惊。

  教育专家——

  学校存在教育误区

  深圳大学教育系主任赵卫教授表示,学生在学习之余其精力有一个正当释放的问题,他们有青春期的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而赌球类似的活动具备这样的性质,青少年有易于接受,其关键是是否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

  学生赌球被媒体披露,可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引发各方面关注去阻止这种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危害,赵卫说,“不管有多少人,应该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说服教育,以PPT的形式进行现场示范,引发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合作。”

  赵卫认为,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目前教学体制重视知识教育,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关注投入不够,“特别是高中,一些期待的指标层层放下来,而品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则往往被忽视了”。

  为何类似的学生赌球事件时有发生,教育部门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待转变?“就学校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自律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要在假设有学生失足的前提下,将赌球等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赵卫就此表示,但是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将赌球类似的事件作为主题班会来讨论,仅仅是在某个阶段集中火力进行教育。但实际上,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不能指望班会就可以一劳永逸,而是要时时警惕,哪怕是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多几句话,不能让一些孩子有心存侥幸的心理。(策划/刘启达 文/记者刘启达、鲍文娟、龙锟、廖嘉明 图/记者骆昌威)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