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白领调查:吃饭难成上班族最头痛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成都白领调查:吃饭难成上班族最头痛问题
2010年01月21日 09:3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和老公天天下班较晚,回去做饭很不方便。费心费力地做了,又吃不了多少。因为家里老人住得比较远,无法回家吃饭。天天在外面吃,又不卫生又不营养。我希望找一家老人,两人或一人的都行,愿意我们来搭伙。如果是老人自己做饭,我们可以付费或摊菜金。如果是请保姆做,我们可以付一半的保姆费。只要让我们能吃上现成的可口饭菜,我们可以和老人协商。我们住西安北路,希望找一个家附近的老人。”

  两个人的晚餐

  自己做吧,下班回到家连菜都买不到了,要不就只好天天凉拌菜加熟食。没办法,只好周末回父母家狂吃一顿

  “只要手上一空,就会下意识地想,今天吃啥子喃?”王小姐30来岁,家住西安北路,老公是个公务员,自己是一名专业的德语翻译。

  在单位上,小夫妻俩都干得风生水起。但一提起“吃饭”这个话题,王小姐一下子就犯愁了。王小姐说,因为工作忙,她和老公的午饭都是在单位解决。老公单位的食堂比较有保障,吃得也还可以,至少吃饱是没有问题。而她中午因为经常要加班,很多时候都赶不上食堂的饭点,只好一碗米线或一份快餐了事,而“牛肉米线里永远是4块牛肉,叉烧饭的例汤也永远是排骨萝卜汤”。

  午饭也就算了,毕竟工作为重嘛,那就晚上吃好点吧。可一提起晚饭,王小姐就更头疼了。她说,她工作的单位在红星路,家住西安北路,就算每天准点下班,加上路上堵车,每晚到家已近7点。匆匆杀到菜市场,结果发现蔬菜摊上只剩下了土豆、番茄,肉也只剩下卖不掉的大肥肉,“简直没法做”。菜市无望,只好到超市碰碰运气。结果转了半天,发现这儿也比菜市场好不到哪里去,绿叶子菜都是些挑剩下的,不是叶子已经蔫了,就是已经有些烂了。没办法,只好又转到熟悉的凉拌菜和熟食柜。烤鸭、白宰鸡?看着就腻得不行;买点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但试了好几次,发现超市做得确实太甜,没办法,也只好放弃。最后,还是选了卤肉和椒盐大虾,虽说一周要吃上几顿,但“确实很下饭”。

  “最可恨的是,当你疲惫不堪地把东西提回家时,老公突然给你来个电话,说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饭了,这时你连吃凉拌菜的心情都没了,只想随便泡一碗方便面了事。”

  因此一个星期下来,回父母家饱餐一顿成了王小姐最期待的事。她说,每次一回到青白江父母家,妈妈都会体贴地做上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鱼香肉丝……而她也总会毫不客气地埋头苦吃,就像要把欠下的油水全找回来一样。最后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莲藕排骨汤,不吃到撑起绝不搁碗。“唉,现在想起来都要流口水。”

  “真的,我再也不想应付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连营养都跟不上了。”因此王小姐打进本报热线,急切地想找一户相邻的人家搭伙,“最好是老人,付费、摊菜金都行”。她说,自己和老公的要求非常简单,“不用大鱼大肉,只要能按时吃上现成的晚饭,喝上一碗热汤,干干净净的就行。”

  调查故事

  听了王小姐的故事后,记者立即对本市50名中青年白领的吃饭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一番调查后,记者遗憾地发现,在“工作忙、压力大”的背景下,“吃饭难”成了每个上班族难以言表的隐痛。

  单位职员的痛苦一天

  小时候我梦想能天天下馆子,现在想正儿八经地在家吃一次饭却成了奢望 

  李清(化名)是某单位的行政人员。她说,她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同事间碰面的开场白从“吃了吗”变成了“你在哪儿吃的?”

  每天早上,为了能尽可能地多睡一会儿,李清向来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冲出家门、挤上公交车。早饭充其量就是在冲向公交车站的途中,在家门口的小店里打包一笼小笼包子加一杯豆浆。中午,由于单位没有食堂,李清只好和同事在办公楼周围已经轮流“扫荡”过一百遍的几个餐馆间进行痛苦的抉择,烦恼着今天是选择吃盒饭还是米线,或者是去那家昨天前天上前天才去过的餐馆,再点一次土豆烧排骨加丸子汤。晚饭更是个噩梦:加班已是家常便饭,踩到7点半前回家,已经累得没力气再去买菜、做饭,一碗方便面、速冻饺子是最好的选择。

  “小时候我曾梦想能天天下馆子,总觉得外面的饭比家里的好吃,哪晓得现在想正儿八经在家吃一次饭却成了奢望。”李清说,每天早上上班路过家旁边的家乐福,看到一些老人提着鱼拿着菜,商量着今天怎么做着吃时,都觉得“那是一种好遥远的幸福啊”。

  总经理助理的一周食谱

  早上:一个苹果,中午:陪客户吃饭,菜没吃几口酒喝了不少;晚上:盒饭外卖

  出生于1985年的小童工作3年了,在某单位做总经理助理,月薪4000元左右,并无太大经济压力。对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童来说,“做饭”真的就只会做饭,菜只会番茄炒蛋,汤只会做番茄蛋汤,最常吃的面是方便面。因为工作不定时,父母又不在身边,“吃饭”成了她生活中最为头痛的事。

  小童为记者细数了她上一周的菜单:

  周一:早上:前一天周日逛街时买的一个面包;中午:很忙,在公司楼下随便吃了碗米线;晚上:加班到9点,回家吃了个苹果。

  周二:早上:家里剩下的最后一个苹果;中午:老板请客作陪,菜没吃几口酒喝了不少;晚上:盒饭外卖。

  周三:早上:250毫升牛奶;中午:赶材料太忙,省了一顿;晚上:庆贺项目中标,火锅。

  周四:早上:路边茶叶蛋;中午:和同事AA制小炒,每人23元;晚上:加班,盒饭,全是肥肉,没吃。

  周五:早上:没吃;中午:时间紧,一碗米线救急;晚上:和朋友聚会,请客花了近600元。

  周六:睡到中午自然醒,煮了碗汤圆;晚上:和朋友聚会,每人出资100元。

  周日:睡到下午起床后,吃了碗方便面;晚上:不想出门,吃了碗麦片。

  “啃老族”的抓狂生活

  “只要爸妈一走亲戚或旅游,我们家的生活就一团糟,晚饭早饭根本不能保证”

  和每天为“吃饭”抓狂的王小姐、李清、小童相比,何悦(化名)和张伟(化名)就太幸福了。何悦结婚10多年来,“十指不沾阳春水”,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全赖勤劳的二老。退休在家的父母虽未和她住在一起,但每隔两三天就会到女儿家一趟,带来十几个保鲜盒,里面装满各类菜肴,堆满整整一冰箱。何悦和老公每晚下班回家后,只需把菜放到微波炉里“打一下”就好了。但中午在单位那顿,何悦就如同患上了“选择障碍症”,不是嫌炒菜麻烦,就是觉得米线难吃、快餐没营养,到最后,往往一瓶酸奶了事。

  比起何悦,张伟更有先见之明。当初买房子的时候,他就专门买了套离父母家步行只要10分钟的房子,不为别的,就为了每天能回家吃上爸妈做的热菜热饭。

  但吃饭“啃老族”也有抓狂的时候。“只要碰上爸妈出去走亲戚或旅游,我们家的生活就一团糟,晚饭早饭完全不能保证!”何悦说。(成都商报)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