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蚁族:小城市青年们“没出息”的幸福生活(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告别蚁族:小城市青年们“没出息”的幸福生活(4)
2010年01月12日 09: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定位篇:

  俺没出息,俺回家

  卜海,31岁,青岛某高校毕业,现居家乡,“山东省一个并不发达的地级市”。

  现在,卜海的那帮“发小儿”只要坐在一起,都有个既定的娱乐项目,每个人都要操着浓厚的乡音,把卜海的名言生动地演绎一遍:“俺没出息,俺回家。”

  2001年寒假,毕业在即的卜海与同学回家聚在饭桌上的时候,谈到了将来的工作去向。除了卜海,其他3个人都是做计算机的,不约而同地选择北京做工作地点。

  卜海学的是化工系,“说简单点儿,就是怎么做肥皂”。“这个专业,高不成低不就,工作难找得很。”卜海想得透彻,“读到博士或者出国留学,说到底还是得工作,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越早工作越好。”

  家乡有一个大型化工厂,是他的备选单位,他在青岛的招聘会上投了简历。当时这家工厂的展位前,门可罗雀,乏人问津。“当时工作没现在这么难找”,卜海说,“大家都不愿意去当工人。”

  直到现在,卜海也没觉得工厂选择自己是因为他成绩优秀,“最后估计是觉得我能留得住”。他认为是简历上的籍贯所在地帮了忙,“对工厂,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

  卜海当时有一个同班的女朋友,“她不愿意去小地方,最差也得留在青岛,可是,这并不容易”。女朋友决定先考研再等机会,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同班同学韩允觉得,这是卜海至今唯一不太圆满的地方。一想到此处,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因为“这哥们儿过得让人眼馋。”

  “那个化工厂效益好得不像话。”韩允说,卜海只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工资拿得比当地大部分公务员还高。“算上杂七杂八的收入,比我们在北京的也少不了多少,关键是在家乡,这钱还真经得起花。”

  当时的韩允还在为北京居高不下的房价犯愁。他现在得早晨6点起床,先坐公交车、倒两次地铁、再坐公交车,总共花上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公司。“所以,买房一定得缩短交通时间,不能再在路上浪费有限的生命了。可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房价太高;买小的呢,将来怕住不开……”他就这么纠结犹豫着,直到房价涨成了天文数字,还只能留在租房市场里继续“摸爬滚打”。

  这些问题都不曾困扰过卜海。

  他的小日子过得很惬意,骑着小摩托车上下班,十几分钟的车程,中午回家吃了饭还能美美睡上一觉。结婚之前,卜海拿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离父母家不远,下班就去蹭饭,碗都不用刷,小两口可以选择回家玩游戏还是出去看电影……

  等到韩允他们放假回乡,卜海就热情洋溢地带着他们四处领略“日新月异的家乡文化”,寻摸好馆子,找地方消遣,再豪爽地喊“埋单”付账。

  已经差不多“三十而立”的韩允觉得跟卜海生活在两个世界。他每天忙忙碌碌地加班,辛辛苦苦地挤地铁,别说房子,贵的饭馆都不敢去。再看看卜海,今天让他帮忙参考一下“买什么新型手机”,明天让他帮着选车,两个人的生活距离越拉越大。

  婚后,卜海带着媳妇儿回了一趟青岛,跟同学小聚,他的前女朋友已经研究生毕业,但工作还没有着落。卜海感慨不已,跟韩允说:“她当时很看不起我……”(滕兴才 实习生 缪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