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国资深记者预言报纸将在2043年消亡,西方各国将它视为即将绝种的恐龙,每当有一种老牌报纸消失,总有大批读者为之唏嘘。因此,维护这种已经延续数百年的印刷时代最典型媒体的生存,就成为一项文化工程。
然而在中国的大都市,眼下似乎出现了互联网与报刊同步繁荣的一枝独秀景象,引得西方报刊界好不艳羡。看看北京街头那些琳琅满目的报亭,西方记者啧啧称奇。进入日新月异的北京各线地铁,那涌动的数百万人潮俨然是各家报纸垂涎的新对象———动众(移动中的受众)。
可是好景不长,在北京地铁以空前的速度大发展之际,市民在地铁站内再也买不到报刊了,根据北京有关部门下发的《轨道交通站内报刊发售问题会商会会议纪要》,除了《北京娱乐信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停止一切在轨道交通站内的报刊销售行为,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取缔在轨道交通站内的报刊发售行为。
《北京娱乐信报》之所以“硕果仅存”,据说是因为该报是被有关部门批准的“北京唯一的地铁报”。 一时间此举遭到北京市民反对,多家报社接到投诉电话,更遭到一些专家与网友的质疑。连《环球时报》英文版也开始关注此事,对笔者做了采访。尽管北京地铁公司和《北京娱乐信报》面对疑问表示“不知情”或否认该举措背后存有利益链条,但是看来批评之声不会止消。
这也难怪,实行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报刊的发行和广告早已走入市场。如今却有人以非市场的手段和不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来排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以及《南方周末》等外地报纸,而保护一份读者群并不广泛的同类,这就像一家大超市忽然下架青岛、燕京、百威、喜力等所有名牌啤酒、只卖一种由管理部门特许经售的一般品牌的啤酒一样。
当然,将报刊这种马克思称之为“通过油墨向我们的心灵说话”的精神产品比喻为啤酒,难免有亵渎之嫌。是啊,用报纸制作的时装近年来屡屡登上T型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现代地铁的绚丽空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这个空间匆匆而过,领略着一种炫目,汲取着一种信息流。如果有一天报纸真的消失了,都市的某一侧面将黯然神伤。
正如有论者所言,公共场所传播公共文化是国际惯例,地铁站作为公共场所,理应是一个开放的、汇聚多元声音的文化传播空间,岂可只是某一家报纸的禁脔之地?(《新京报》1月11日)。不仅在国外,国内如广州、上海、南京等城市,地铁站也都普遍设立报刊亭,为什么单单北京对地铁报刊亭如临大敌?说地铁卖报威胁到安全不大靠谱吧?
说到底,如果真的是靠这种行政干预来制造市场垄断,其经济效益也是微不足道的。人们担心的是,北京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百报之城在地铁里却看似一报独撑,这将成为城市文化的耻辱。在一个崛起中的国际大都市,通往春天的地铁仅售一报,这岂不大煞风景?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