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啃老”一族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农村“啃老”却鲜见人提及。没人提及并非没有。前不久笔者深入闽西南地区调研时,不时听到看到此类现象:年过六旬的老俩口地里顶日锄禾、种菜,儿子、女婿却在家中悠哉游哉。“啃老”怪病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个别的家庭问题变成见怪不怪的现象,引得一些农村农民十分不解:到底是“养儿防老”还是“养儿啃老”?
与城市“啃老族”不同,农村“啃老族”有其不同特点。他们具有完全劳动能力却不甘务农;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有的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入社会后无所事事;此外,特别是闽南比较富裕的乡镇,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即使不就业也能过得很舒坦,因此便有些人总愿呆在家中“啃”父母。
是什么造成了农村“啃老族”的生成?首先是就业渠道待“啃”宽。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岗少人多,造成许多农村青年就业率低,许多青年只能“躲”在父母身后,出现“农门养贵子”怪象。其次是技能培训待“啃”高。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用工和居家务农对技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强技能重培训对失业农村青年来说是急需,必须主动学得一技之长,练好“内功”。再次是综合素质较低,存在就业瓶颈,又不愿改善,结果整日在家享受“饭来张口、觉来闭眼”的“贵族”生活。
医治农村“啃老”,首先需要“啃老族”自身的觉醒,“独立”才是出路。同时也需要各方的协助,就政府而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培训机会,为他们提供职业规划、面试指导以及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同时,父母的心要更“狠”些,为子女早日二次“断奶”,引导孩子走入社会,使其尽快“长大”。 (福建省南靖县 温欣;黄国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