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鞭炮黑作坊童工调查:留守儿童一天只挣1元钱(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广西鞭炮黑作坊童工调查:留守儿童一天只挣1元钱(3)
2009年11月30日 00:49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记者:“这是谁做的?”

  广西贺州市植杨小学学生杨启印:“自己做的。”

  记者:“你什么时候做的啊?”

  杨启印:“今天早上。”

  米饭是凉的,早上启印做的剩下不多的菜也是凉的,只有一份简单的炒青菜,懂事的启印菜让给了弟弟,而自己只能吃些米饭,启少告诉记者,原来是六年级的姐姐杨艺华照顾他两的生活,可是姐姐在事故中受了伤,现在启印担负起了姐姐的工作,还要给上初中另外一个姐姐做午饭,兄弟两个非常熟练地忙活了起来。

  记者:“原来你姐姐做菜的时候,你也干这个活吗?”

  杨启少:“对呀,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记者:“有时候谁放?”

  杨启少:“是哥哥放。”

  启少是家里六个孩子中最小的孩子,受伤的姐姐是第四个孩子,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他们平时的生活基本都是自己打理,奶奶偶尔也会帮助一下。做好菜之后,启少又忙乎着做起了猪食,他告诉记者,由于不熟练自己手上受了很多伤。

  杨启少:“这样子拿来切,不小心,一切就切到这里了。”

  启少说,自打记事起,喂猪的工作就是有自己和哥哥负责,不过他告诉记者,自己从来都没有吃过自己喂的猪,都被父母给卖掉了,忙乎了一中午,兄弟两上学的时间又到了。下午放学后,两兄弟又将记者领到了他们睡觉的房间。

  记者:“你们俩睡这个床?”

  杨启印、杨启少“嗯,星期五我哥哥回来的时候,三个人一起睡的。”

  房间里面阴冷潮湿,床上只有一床被子,需要三个孩子一起盖。室内外的温度只有4、5度,两个孩子穿的都很单薄,鞋子都是布鞋,而且已经穿破了。

  记者:“这都磨坏了,这鞋穿多久了?”

  杨启少:“两年了。”

  记者:“没跟妈妈爸爸说换个鞋吗?”

  杨启少:“不换。”

  记者:“这是你最暖和的鞋吗?”

  杨启少:“不是。”

  记者: “那还有什么鞋?”

  杨启少:“雨鞋。”

  最暖和的鞋子是雨鞋,兄弟两现在很想得到暖和一点的衣物。受伤的姐姐打工的事情他们不知道,不过,姐姐赚到的钱也基本给了他们两个。

  杨启少:“买鞋子嘛,袜子什么的,有时候还买一些小吃给我们,我们不知道她钱从哪来的。”

  记者:“给过你多少钱?”

  杨启少:“有时候给一元,有时候给几角的。”

  杨启印:“买小吃。”

  记者:“买小吃,你做什么用?”

  杨启少:“有时候买笔或者买那些小吃什么的,渴了就买那些冰条吃。”

  随后,两个孩子又带着记者去了姐姐的房间,记者见到,姐姐们睡在阁楼上面,床铺就在谷仓的旁边,楼板摇摇晃晃的,房顶四处漏光,下雨的时候漏雨漏的很多,启少还告诉记者,这里的老鼠很多。

  杨启少:“就是昨天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我盖着被子,那只老鼠还踩着被子踩着我的头,我生气了,一踹它,那只老鼠就掉在地上了,因为我们用老鼠夹都夹不到它,你看那里装了一个老鼠夹。”

  记者:“你装的老鼠夹?”

  杨启少:“那天晚上我看见到处走过去嘛,我就想把那个老鼠抓,可是还没有抓住它。”

  兄弟两现在很想念受伤的姐姐,希望她能早点康复,通过他们手中的照片记者见到了姐姐杨艺华的样子,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如今这个可爱的女孩正躺在桂林181医院的病床上接受抢救,在医院,记者见到了他们的母亲。

  受伤儿童母亲何庭秀:“她不在家,那么晚了黑了,我就找不着,去找了,我的女儿去哪里没回来,那我就问他们,他们说去那边搞那个火炮了,弄回来,我就骂她了,骂她我说不要去,她说不去了,谁知道走了她又去,家里面还有两个猪的她又去,还有11个鸡她又去,不知道怎样搞的。”

  何庭秀这次去广东打工才去了4天,家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其实她也知道女儿去打工的事情,就是没有有效地制止。记者在学校见到了女儿杨艺华的一篇作文,也许能够帮助解读这个女孩对整个家庭对母亲的感情,命运让这些幼小的生命承担了太多的重荷:

  “妈妈,我爱您,妈妈小时候就没有读过书,妈妈从小时候就开始做工,就一直做到现在,那时妈妈是多么勤劳,是多么的苦,妈妈每天都说,再穷再苦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不需要别人来可怜自己,再穷再苦也不怕,穷就不能活在世上了吗。”

  杨启少:“如果我有钱了以后,我还想给我姐姐买点衣服。”

  记者:“为什么?”

  杨启少:“因为她的衣服、鞋子被烧烂了。”

  听到孩子这些质朴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想自己的责任,怎么样还给留守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父母,也是整个社会的义务。眼下,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疗费,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被严重烧伤,而治疗烧伤不仅难度大,而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那么这个燃眉之急如何解决?

  广西贺州市卫生局局长曾宪彪:“抢救治疗费就是40万,每个人平均大概40万,整个后面的康复肯定是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那么除了政府和有关制度给补偿之外,现在还有一定的缺口。”

  曾宪彪坦言,虽然贺州市市政府紧急拨款100万元作为抢救费用,可是这对12个孩子的抢救工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资金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抢救过来之后孩子的生活将非常的困难。

  解放军181医院烧伤整型中心主任童亚林:“几个病号的特点就是孩子比较小,同时面部、食指或者手一些关节全是严重的烧伤,就是深度的烧伤三度,作为今后容貌的回成,功能的障碍肯定存在的,而且我们后期的康复治疗和整形治疗带来很大的一些困难,会需要很多费用。”

  童亚林告诉记者,6个孩子抢救费用已经花掉了70多万元,对于这些家庭而言,以后的费用将会是个天文数字。不过,记者在181医院了解到,很多社会力量现在已经开始了救助活动。

  天津鸿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如:“今天过来看了看这些孩子的情况,确实心里受到很大的触动,确实也是非常痛心的,作为我们重南基金也罢,作为爱心人士也罢,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来救助这些孩子们。”

  在捐赠仪式上,记者了解到,孟庆如代表天津鸿征集团和春暖基金一次性捐款35万元,用于181医院7个孩子的抢救费用,他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孩子。

  孟庆如:“这几位孩子的健康问题、康复问题,我们也还是将会继续来关注的,也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人士,全社会的爱心企业都来关注,不只是这几位孩子的健康问题,关注全社会的这些留守儿童的生存问题。”

  半小时观察:

  孩子们的遭遇让人痛心。平心而论,留守儿童这种特殊现象是我们在工业化、城市化转型中,所不得不付出的各种社会代价之一,不可能完全避免,可是也不应当让这种代价完全由农民工和他们的下一代去承担。我们有义务建立一套公共服务体系,扶持一批服务机构,尽量为留守儿童弥补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环节。今天的孩子就是社会的未来,他们成长的烦恼也就是社会需要解决的烦恼。(主编:孟庆海 记者:姜龙飞 摄像:樊建恩)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