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钓头”现身讲诉“钓鱼执法”背后利益分配 来源: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
中新网10月23日电 近两日来,随着媒体不断质疑与记者明察暗访,上海“钓鱼执法”事件持续升温,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已从“孙中界残指自证清白”转移至“上海到底是否存在‘钓鱼执法’现象”,这一转变或将增加联合调查组的调查难度,或需更大调查力度与决心。
“钓头”现身说法 详解“钓鱼执法”背后利润分成
几天来,在上海“执法钓鱼”案仍然是扑朔迷离的时候,各路记者纷纷赶到上海闵行、南汇、奉贤等区明察暗访。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钓鱼案背后的食物链中,上海市各个区钓钩每钓到一辆车可获得的奖金行情并不相同。钓钩每钓到一位私家车司机,上海市闵行区的可获得300元人民币,宝山区200元,南汇区250元,奉贤区600元。
事实上,去年上海曾经发生过一起钩子被黑车司机刺死的案件。《南都周刊》针对此事曾以《命案背后的上海黑车生态》为题做过特别报道。“黑车司机与钩子积怨已久,黑车司机十有八九都被钩过。”这种说法并不为过,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三天前的采访便是例证。
上海市一名司机在采访现场表示,“99%的都被钩过”,并称自己也被钩过,当时被处以8000元罚款。
10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报道称,21日,记者辗转找到一位自称是曾在上海奉贤区做过一年半的“钓头”。这位“钓头”表示,执法每次出动时,会先告诉他们。当被问及执法最早是如何找到他们时,这位“钓头”称“都是凭关系”。
当被问及日常工作如何分配时,这位“钓头”向记者透露,由行政大队来给他们分配工作,客管组的联合起来搞,“钓头”去接头,谈好了是500元一辆,其中,“钓头”拿200,“钩子”拿200,总共拿400,另外还剩100就成执法人员的回扣。他说,做“钩子”的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之所以做“钩子”,说得难听点都是生活所逼,因为做这个来钱快一点。
“钓鱼执法”公众关注焦点转移 个案变现象或增调查难度
在本周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副局长李春明曾经表示,乘客身份需要走到法律程序的时候,才会公开。但事实上,如今公众真正关心的焦点已经超越了“孙中界事件”的本身,公众最希望得知的是,媒体捕捉到的“钩子”究竟是否存在,上海究竟有没有“钓鱼执法”的现象。
22日,记者采访到了跟孙中界前后被扣的一个家具厂的老板,他们两个因为同在一个执法车上,就聊到了上车的乘客是什么人,他们发现这两个人是有高度的相同性。
当日,孙中界告诉记者,调查组的人专门留下了这个何姓家具厂老板的电话,说会进一步地来了解情况。然而,记者多次打电话确认调查组有没有向他了解情况,包括官方的一些机构有没有了解情况,这位老板的回答是暂时还没有。
王锡锌教授表示,从收集主要事实的技术上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我们假定,这两起事件中,如果乘客是同一个人,那么公众就有更大的理由去怀疑的确可能存在一个“倒钩”。反过来说,调查组应该对这样一个事实给予高度的关注。
从个案调查到现象调查,调查组调查难度将会猛增。王锡锌教授称,这样的事情,就个案来谈个案,调查是难的。在一个个案中,违法营运通常就是司机和乘客或者说“钩子”之间两个人的,大家各执一词,司机说我没有,是他主动要上来的。而这个钩子或乘客,他会说,是司机把我招上来的,我给他付了钱,我们谈了价钱。
但另外一方面,可能也不难。“如果我们超出这个个案去对比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说,假如存在钩子,那么它就不仅仅在一个案件中出现,它可能在其它案件中也会出现。对比个案,在一个真正的全市层面上做这种联合调查,我觉得相对来说,调查就会比较容易。所以我觉得要说它难,难;但是要真正想查,的确是可以查出来的。”王锡锌教授表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