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自驾游流行 交警提示警惕高速路四大“杀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国庆自驾游流行 交警提示警惕高速路四大“杀手”
2009年09月16日 14:48 来源:山西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庆长假很快就要到了,不少有车族现在已经开始谋划驾车出行。谋划之时,请大家千万不要忘记,车祸猛于虎。自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全球已经有4000多万人丧生车轮之下。这个数字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公安部统计,去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为7.3万余人,列世界第一。全国平均约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在车祸中受伤。在我省,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3000人左右。比车祸本身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至今没有对此引起足够警觉。

  出行之前,听听高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一线交警讲述的车祸撞击瞬间的恐怖,这对大家行车安全无疑是个很好的警示。

  杀手之超速

  过快,人车都反应不过来

  实验显示,如果一辆时速超过160公里的小车发生爆胎事故,不管你是否系安全带,司乘人员的死亡率是100%!这时候,车辆处于完全失控状态,驾驶员再机灵,也无济于事。

  超速引发的事故占总数八成多

  “高速公路上,全球普遍认可的安全时速是120公里。”山西高速公路管理处事故科长董莹对“超速”一词格外敏感。过去10年间,全国超速行驶共造成十万余人死亡;近几年,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已逾事故总数的八成。

  时速140公里或是160公里,比标准不就多出那么一点点吗,有那么大的危害吗?这个问题,那些因超速被处罚的司机们,经常向高速交警提出。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驾驶人,还是超速车,无论人的生理,还是车的机械,都将无法承受。这超出的一点点速度,会在事故瞬间改变一切!

  “计算过吗,时速120公里,每秒驶出的距离有多远?”董莹提出问题后,迅速道出答案:“是33米!”这个数字经常被人们忽略。简单地计算过后,是令人咋舌的速度:

  140公里/小时,38.5米/秒;

  160公里/小时,44米/秒;

  180公里/小时,近50米/秒!

  “即使最优秀的司机,从发现危险,到采取措施,最快的反应时间也需0.7秒,加上机械发生作用的0.5秒,即使不超速,以120公里/小时计算,这个时间也已驶出近40米的距离。”太旧高速路上的一位路面交警告诉记者,将时下流行的“秒杀”一词用在超速行驶引发的车祸中,格外准确——车祸的撞击点,通常发生在千分之一秒产生的距离当中。

  秒杀,是电脑游戏中的名词,指玩家在没有还手或者逃跑余地的情况下,被过于强大的对手瞬间打败,一招致死。交警称驾驶这种超速车的驾驶员,在这个“被”字盛行的时代中很容易被秒杀!

  高档车出事几率反而高

  高速路上,超速的多为高档车,驾驶员想当然地认为:好车安全性能高,不受120公里的最高限速约束。“正好相反,高档车出事几率反而高。”四支队五大队事故交警邵军一语中的:“就是因为他速度太快!”

  有一次,山西高速一支队四大队徐浩队长在道路上查超速。接到前方测速报告后,在收费站拦停一辆时速高达175公里的宝马车。

  这是一辆京牌车,驾驶员是一位年轻男子,得知超速受罚后,他叉着腰开始冲交警们“口吐莲花”:“宝马凭啥不让开180(公里),你们交警就敛财吧。”碰到这种“赶死队”,交警气得上去揍他的心思都有。

  开豪华车,只能说明车主有经济能力,可他们就是不知道,高速路上,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不会因为开好车就缩短。

  交警的共识是:哪怕再豪华的车,只要出了事故,照样死的死,伤的伤。

  高速路上,高档车优于普通车之处在于,前者机械反应时间略短,气囊、材质、ABS制动系统等一系列“被动安全模式”较后者更齐备。但是,行驶过程中,安全与否的核心因素是人而非气囊之类的保护措施。“猛烈撞击发生时,再豪华的气囊,也跟塑料袋差不多。”

  速度越快“动视力”越低

  此外,那超过的一点点速度,对人生理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人人平等。

  首先是视力的改变。人在高速行进时的视力被称为“动视力”。动视力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车速越高,动视力越低。根据实验,若驾驶人在静止时的视力为1.2,当车速为60公里时,其视力降为0.6。

  有人测试,时速40公里时,一般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00米以内的物体;时速为100公里时,就只能看清160米以内的物体了。

  车辆行驶速度过快,驾驶人对车外事物的观察受到严重影响,有的无法看清,有的甚至无法看到,即使看到了也无法感知为确定的事物。超速行驶迫使驾驶人视线停留在车前远方,近物反而显得模糊。对突然出现在车辆近处的异常情况,对车外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就难以正确辨别,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此外,超速驾驶时,人注意力频繁转移。驾驶人既要集中精力注意车前方,又要不断超车、会车,每超车、会车一次,都要将注意力由车外转移到车内,并且在制动踏板、油门踏板、离合踏板及方向盘上来回转移,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驾驶人的注意力要转移十多次,如果转移时稍有延误就会影响观察和操作而发生事故。

  杀手之酒驾

  无意识状态下驾驶

  酒后驾车在城市内频发,酒后驾车上高速路的也不少。董莹眼中,酒后驾车的恶劣之处是显而易见的。身体被酒精麻痹,事故发生时,纯粹是无意识状态下驾驶!“发生事故时,他们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前一段时间,高速一支队辖区发生一起酒驾恶性案件。两位年近四十的铁哥们,酒后驾车从太原朝阳街松庄口上了高速。18分钟后,发生单方事故,车撞上了中央护栏,驾驶员无恙,乘车者当场死亡。

  那些在酒桌上,不顾一切劝酒者与饮酒者信奉这样的一句话:“多喝点,那才能开出水平!”

  “重大肇事驾驶员的驾龄多为6—8年,而不是那些没出徒的三年以下驾龄者。”董莹认为,“熟能生巧,熟也能生骄!”

  今年2月26日,宋红亮驾驶小型客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太原东环高速路时,与李晓宇驾驶的中型货车碰撞。宋车上的两名乘客死亡。法医检测,宋红亮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00毫升中含93.9毫克。按照《交通法》规定,80毫克即为醉酒驾车。

  杀手之疲劳

  打盹的工夫就可能出事

  《交通法》规定,一天24小时,累积驾驶8小时或连续驾驶4小时,驾驶员须保证休息不少于20分钟。

  然而,交警在实际操作中,对驾驶员是否为疲劳状态,没有足够的证据判断。是否疲劳,通常只能根据行车距离与时间来测算。“有午睡习惯的,午饭后最好休息一段时间再上高速。”高速交警一支队尹金瑞支队长建议,实在急着赶路的,午饭要少吃,不能太饱,中途要喝些咖啡与浓茶提神。

  他见过一个最典型的午后疲劳驾驶的事故。太原一位私家车主,开着自己的新本田车,中午在太原用餐后,从市区出发,行至旧关,120多公里的路途,他用了一个半小时到达。虽然他没有超速,可还是钻到前面大货车屁股下面了,车上的4人全部身亡。“出事路段是上坡路,大晴天,视野相当好,钻到大车下面,不是疲劳是什么?”

  疲劳上高速,打个盹一愣神的工夫,五六十米就开出去了。这段距离,车会追尾,会撞护栏,会越过中隔离栏,撞到对方来车。

  今年7月31日13时45分,李海龙驾驶大货车在太旧高速路上,与张小余驾驶的半挂车追尾相撞。致李海龙车上一人死亡。事后交警查明,李海龙一人从前日18时开始,一直开到事发,中间除了换轮胎,没有休息。李海龙也承认:“事发时,我基本上睡着了!”

  杀手之机械故障

  不检查车开着就走

  很多驾驶员上高速跑长途前,不检查车辆,开着就走。机械事故在高速事故中,占有很大比重。尹金瑞支队长曾经见过这么一位“高手”,开着借来的车,不仅爆胎,而且连接轴横着飞出,后车正好赶上,直接砸了上去。他提醒驾驶员,最基本的检查有7项,轮胎、燃料、润滑油、制动器、灯光、灭火器具、反光的故障车警告标志。

  汽车高速行驶,燃料的消耗要比预想的多。以百公里油耗10升的车为例,可支持的时速为50公里,距离为100公里;而同一辆在高速公路上,时速达到100公里时,同样的距离将耗油16升左右,油耗明显增加。很多驾驶员喜欢上高速加油,一旦油料不够,只能原地救援。

  汽车在高速行驶中,轮胎内部异常高温,极易导致橡胶层与覆盖层分离,更严重时,外胎橡胶破碎飞散。轮胎一旦异常,最常见的即为爆胎。“后胎爆胎,通常有惊无险。前胎,就会麻烦些。”尹金瑞说,即便遇到前爆胎,千万别慌,一定要紧握方向盘,这是惟一的自救办法。

  汽车制动是以摩擦方式来消耗高速运动汽车的动能、制止机动车继续行驶的,作用是根据需要使汽车迅速减速,或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完全停车。刹车一旦不听使唤,危险也就来了。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