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九月六日电 题:上海“巧妇”今昔透视民生变迁
中新社记者 崔煜芳
“上海卖鸡,要把鸡脖子、鸡爪子分开卖……”早先有外地客对沪人做生意的精细颇感惊讶。然而,后者却认为精细有利于节省。从计划经济年代上海发行全国仅有的“半两粮票”到引领“归类化”销售的新潮,上海的民生变迁,从城中“巧妇”们打理的日子里,显露出沧桑。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上海“菜根”族是在父母的这声声絮叨中长大的。就连厂里的小青工也会在每月“十八元”的学徒工资中,抠出两块钱去银行搞个“零存整取”。至于敲蜂窝煤做把椅子板凳什么的,更是那个年代上海男人必须的家庭手艺。白领小王说:”以前我外公是和铁皮打交道的钣金工,家里的的东西只要能做成绝不花钱买,就连一把汤勺也是他用不锈钢做的。”
有外地客表示,从前到上海出差时,陪同购物的上海人,看到心仪的衣服,总喜欢说“我也去买块料子做一件”。自己做衣服不仅省钱,上海人在细节处理上自有高招,即便在草绿色军装一片,看不到蕾丝花边的文革时期,“巧妇”们也会创意十足地用布料叠成“元宝”“三角”等花样缝在领子上,为整件衣服平添美丽。
住房困难曾是上海人心中挥不去的痛。那时侯,上海的解困标准是:成年男女混居一室的必须在人均一点五平方米以下。但是政策的阳光并不能照进所有等待解困人的梦想。住着“鸽子笼”的上海人只能以“挖空心思”的精细精神对待生活:他们在墙上装吊橱,在屋顶搭阁楼……尽管住的是穷街陋室,巧妇”们却会让居家永保清爽的“底线”。
岁月年轮在“巧妇”的手指间悄然流淌,城市已经大变样。去年,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已接近十七平方米。“鸽子笼”年代已成为上海人的记忆。社会进步助推上海“巧妇”的后代不屑为省俩小钱而伤脑筋。“侬有空啊”这是年轻人爱说的话,带着嘲笑的语调,表明他们已和父辈的生活观念分道扬镳。
如今,上海是世界年度高楼建造最多的城市,也是亚洲环城高架最多城市。上海人正在发掘自己的“软实力”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明年世博会大幕拉开之时,上海将奉上用大智慧打造的“大盛会”,迎来世界的检验和到访。(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