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的创意已通过建设部立项
本报讯(记者宋玮)如果你乘坐过地铁,想必不会忘记地铁进站时那股呼啸而过的风。在北京就有这么一群人,正在进行着关于捕捉地铁风的试验,这些被忽视的风将可能通过设备转化为电能,满足地铁站内的用电需求。这个听起来天马行空的创意让人意识到,城市里还有很多没被发掘的能源。
创意的提出者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北京人钟衍,他目前是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是一家专业从事节能环保服务的企业。一次他驾车远行,突然被高速公路边绿化带的叶片吸引,它们正迎着风不停地摇摆,钟衍想到,这股风能否被利用起来呢?他告诉记者,传统的风能开发都是利用自然风,比如在山顶、海边搭设风车来发电,而由人类自己的活动所引发的风却从未被真正利用。
回到北京后,钟衍和他手下的几个年轻人开始进行风的研究,他们发现,高速公路上的风太过分散,很难聚合。而在地铁里,既有便于风能聚合的封闭空间,又有便于收集风能的较长的隧道。随后,钟衍开始对北京所有地铁线路进行风力测试,他们发现,在地铁中风能的回收利用在技术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会在隧道内相隔几米处贴墙安装类似风车的采集器,采集器会收集列车通过时带起的风,风能被转换为电能后,将储存在地铁车站内的储电设备中再被应用,可以解决地铁站的照明及广告牌用电。
但这些设备的研究和制造成本很昂贵。据介绍,隧道内安装一个风轮的平均成本约为1000元,一段隧道的设备投入约为32万元。但一台风轮一年可以节省电费240元,预计3至4年便可以收回成本。
今年5月,地铁隧道风能回收再利用课题已经通过了建设部的立项。6月14日,该技术的模型在北京节能环保展上亮相,引来众人关注。钟衍下一步计划申请在北京立项,并与地铁等相关部门合作进行模拟试验,目前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支持。
钟衍说,节能不再仅仅是绿色机构和企业的事,其带来的长久效益将惠及普通人。据了解,国外正在研究的一些新型的发电方式,如蔬菜发电、风筝发电的创意都是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类自己的活动所引发的风中来获取能源在未来将成为现实。
文并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