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个月内制毒60余公斤被判死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男子1个月内制毒60余公斤被判死刑
2009年07月30日 08:37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初一都没念完的符启荣,却在另一方面有着“天赋”。他在网上偶然看到了制作“K粉”的技术,只身跑到了宁夏“拜师学艺”,并通过回来后在南海的多番实验后,成为“制毒大师”。他在广西柳州与他人合作开设了工场,不但充当“导师”教他人制毒,而且还在短短一个月内疯狂制毒六十多千克。

  近日,佛山中院一审以制造毒品罪,判处符启荣死刑,同案的符杰祥、范坤荣则被判处无期徒刑。

  制毒之路

  拜师:数月学会制毒

  绰号“阿蒙”的南海人符启荣,是这起贩毒案的主要人物。他生于1981年,初一辍学后开始打工,2002年12月7日,他因盗窃罪被判四年有期徒刑,2006年1月9日刑满释放。2007年10月,符启荣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制作“K粉”(氯胺酮)的技术,同年11月,他只身奔赴宁夏银川交了约2万元,在当地一家酒店内学习制造“K粉”。仅仅数月,符启荣便掌握到了关键技术。

  小试:制毒引发爆炸

  2008年3月,他向同乡符杰祥提出合作,由符启荣出资两万元,购得化工原料后,请人在丹灶镇大涡村隔北路尾鸡场内搭起了一个大竹棚,尝试生产毒品。

  在此期间,符启荣等生产了3000多克的“K粉”,分三次卖给珠海的李玉辉(另案处理),总得款3万元。

  但没过多久,他们在生产时,因技术问题引发着火爆炸,符启荣等人只好另觅制毒工场。

  成师:

  狂制毒六十多千克

  后来,他们找到了广西人凌海波(已死亡)和范坤荣,凌和范同意在位于柳州的范坤荣的家中生产“K粉”。他们四人商定,由符启荣出资3.5万元,凌海波、范荣坤共出资5万元;符启荣和符杰祥负责提供技术、原材料,并负责教范和凌该技术。南海方面的销售由符启荣负责,而范坤荣则负责柳州方面的销售,利润四人平分。

  在去年6月下旬,他们租了一部车从丹灶大涡村拉了部分制毒工具到柳州。

  去年6月,四人开始在柳州的屋子里制造“K粉”。在此期间,他们共生产了两批“K粉”。

  第一批是去年6月下旬到7月初,共生产了20千克,其中部分由凌海波从柳州坐长途客车送到南海交给符启荣进行贩卖,得款10多万元,其余部分则由范坤荣在广西进行贩卖,得款8万元。去年7月21日晚,工场又生产了第二批约40千克“K粉”,一部分留在当地给范坤荣贩卖,另一部分则带回了南海。

  穷途末路

  警方布控:

  制毒分子悉数落网

  同年8月1日上午7时许,凌海波到达南海将第二批“K粉”交给了符启荣和符杰祥。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此前警方早已将他们的行动掌控。当天上午8时,符启荣、符杰祥和凌海波在丹灶大涡村家中被抓获,警方当场在一个废旧鱼池内缴获“K粉”12095.85克;同时,另一组办案民警在广西柳州抓获范坤荣,从范坤荣的暂住处缴获12包共重6007.86克的“K粉”,从他家中搜出“K粉”22.84千克以及原材料、制毒工具一批。

  法院判决:

  一人死刑两人无期

  法院指出,三人虽分工不同,作用和地位有所差异,但行为积极主动,无主从犯之分。符启荣是制造毒品的犯意提出者,在共同犯罪中起策划、指挥作用,制造的毒品数量特别巨大,且是累犯,应予严惩。近日,佛山中院一审以犯制造毒品罪,判处符启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符杰祥、范坤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记者刘艺明 实习生周丹)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