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兵家之妙计。然而,现代社会也有人“妙用”此计———曾经身家千万的公司老总和精通多国语言的海归精英“强强联手”,用此计制造出一连串偷渡大案,直到东窗事发被浙江省舟山警方拘捕。
7月20日,浙江省舟山市公安边防支队公布消息:经过长达近一年的缜密侦查,舟山警方于近日成功摧毁以温州籍“蛇头”南某、上海籍“蛇头”蒋某、舟山籍“蛇头”赵某为首的偷渡团伙,抓获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嫌疑人8名。经审查,在过去的两年中,这批蛇头通过在福建、安徽、河南等11个省市发展“下线”,以5万至16万元不等的价格,大肆招收、引诱偷渡人员,采取伪造身份材料的方式,将偷渡人员“包装”成在职人员骗取旅游、商务签证,先后组织45批71人偷渡至东亚、欧洲的多个国家。
一起遣返案引出跨省特大偷渡案
去年7月,一条工作通报引起了舟山市公安边防支队侦查队民警的注意———“辖区内有4人因被怀疑有非法移民倾向而被东亚某国阻止入境”。很快,警方找到了两名知情人士。据知情人士介绍,去年6月左右,普陀人张某产生了赴国外打工赚钱的念头,但是过高的出国成本让张某望而却步。不久,经人介绍,“蛇头”赵某主动联系到张某,提出“零成本”(即组织者承担一切费用,偷渡成功时再由偷渡者家人在国内一次性支付偷渡费用给组织者)出国的方案。面对赵某的“好意”,正愁找不到门路的张某欣然接受,并将个人护照提供给赵某,用于办理出境手续。
一个月后,赵某电话通知张某,已办好了赴某国旅游的手续,并亲自带领张某前往上海。同时,赵某又将另外3名舟山籍企图非法出境打工的人员接到上海与张某会合。7月21日晚,温州籍“蛇头”“阿兵”亲自带领张某等4人从机场出境。在抵达东亚某国时,由于同机抵达的一名东北籍游客行李中带有过冬衣物,该国工作人员认为其涉嫌偷渡,便由此加强了该批次的入境审查,从而对张某等4人的“游客”身份产生了怀疑,于是阻止其入境并予以遣返。
由此线索,舟山警方分析认为,上海很可能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网络。
今年5月,了解到赵某有可能再次组织人员偷渡后,舟山市公安边防支队立即成立了专案组。
两地联动偷渡团伙土崩瓦解
经过立案侦查,舟山警方逐渐摸清了一张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巨大组织偷渡网———南某,温州人,外号“阿兵”,是掌握全局的团伙“上线”;蒋某,上海人,曾在欧洲留学生活4年,负责前期为偷渡者骗取出入境证件;舟山人赵某、黑龙江人黄某等在全国各地负责组织偷渡人员……
5月30日,在得知赵某将于次日带领1名偷渡人员从舟山前往上海与“阿兵”等人会合的情况后,专案组抽调6名警力对赵某等人进行乔装跟踪。
6月1日,赵某将偷渡人员移交给“阿兵”后,单独前往杭州。
抓还是不抓———此时,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了专案组面前,抓可能惊动其他“蛇头”;不抓有可能让赵某逃脱。经过一番斟酌之后,警方决定继续乔装跟踪,对其进行秘密控制。
6月3日下午,专案组得知偷渡团伙将于次日组织一批人员出境,便决定于当晚实施抓捕。
当晚22时许,上海、舟山两地警方联动,成功抓获蒋某、“阿兵”、赵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及3名偷渡嫌疑人员。次日上午,警方将正在企图转移护照等证据的犯罪嫌疑人黄某以及偷渡嫌疑人李某抓获,并查获大量护照、银行卡、U盘、邀请函以及132枚假印章。
在大量证据面前,6月6日,犯罪嫌疑人“阿兵”交代,其在杭州有一长期固定的“下线”———在某旅行社担任日韩部经理的蔡某。
因为蔡某持有多国护照,可随时正常出入境,为稳住蔡某,避免其闻风潜逃,专案组一方面要求“阿兵”与蔡某取得联系,表示偷渡成功,近日将把钱汇往其账号;一方面派出精兵强将赶赴杭州对蔡某实施抓捕。当日下午,专案组成员以协查偷渡人员为由,将还在做着发财梦的蔡某抓获。
6月6日晚,通过蔡某,另一个“下线”———在上海某旅行社韩国部任经理的张某浮出水面。专案组成员又马不停蹄地连夜驱车前往上海,在浦东机场门口将正准备潜逃的张某抓获。
之后,边防民警根据“阿兵”等人的交代,兵分11路奔赴安徽、河南、河北等11省市抓捕“蛇头”和偷渡人员。截至7月20日,共抓获“蛇头”8名,查明涉案偷渡人员71人。
花样迭出精英炮制“二次出境法”
“‘6·3’特大偷渡案组织严密、计划周全,‘蛇头’老谋深算、诡诈多疑,与以往传统的偷渡案件相比,‘6·3’特大偷渡案属于高智商作案,隐蔽性更高,侦破难度更大。”舟山市边防支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作为“6·3”偷渡团伙曾经的领军人物———蒋某和化名为“阿兵”的南某的人生轨迹,都曾有过辉煌。
蒋某,曾经留学德国数年,精通多国语言,新婚燕尔;南某,曾是身家达到两三千万元的公司老总……
那么,又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曾经的意气风发,走上了“蛇头”这样一条歧途呢?
据南某交代,由于一次投资失误,公司走上了绝境,自己负债上千万元;而蒋某则因为2008年的一起伤害案件被判缓刑,急需40万元赔偿金。
面对人生的起伏,试图再次“站起来”的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他们心目中的赚钱“捷径”———组织偷渡。经人介绍,志趣相投的两人一见如故,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蒋某和南某便开始在各自的“领域”中大展拳脚。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由于南某深知出境旅游、商务考察等名目容易申请签证,于是便虚构各种名目的公司、企业,将偷渡者“包装”成一个个公司的“老总”、“经理”等,向目标国申请签证。除了亲自引带偷渡者前往各国,南某还将偷渡者“安插”到各个旅行团中,然后以游客的身份在目地国滞留。对一些旅游签证有困难的目的国,南某则采取转道偷渡的方式,即首先将偷渡人员以正常旅游方式安排到与目的国有良好外交关系的国家,然后再偷渡到目的国。
为了提高偷渡的成功率,南某甚至想到了“走活”护照等偷渡方式,即安排偷渡者赴国外旅游,获得良好的出入境记录。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他还伪造印章以及出入境记录,然后安排偷渡者前往国外,最终非法滞留,达到成功偷渡的目的。
这边南某精心“包装”策划,那边蒋某也是充分施展其人脉关系,为其偷渡计划“锦上添花”。今年4月,蒋某得知欧洲某国将于两个月后举行国际建筑材料展会后,立即与该国的同学联系,辗转得到了会展主办方的联系方式,并立即发函至主办方,表示自己想带团参展。经过一番运作之后,最终主办方同意了蒋某的参展要求,并给了21个人的参展指标以及邀请函。
5月初,蒋某将20名偷渡者包装成参展人员。5月中旬,由于参展人员数量较大,该国驻上海领事馆同意蒋某派代表参加“签证面试”。在蒋某的亲自带领与指导下,两名“代表”顺利过关。6月2日,蒋某与其他“蛇头”安排“包装”成参展人员的20名偷渡者分3批出境,并订购了次日的机票。
然而,他们没有料到,就在蒋某与偷渡者准备出境时,民警突然而至,将他们成功阻截。本报通讯员 张振原 本报记者 陈东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