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49岁的郑煜(化名),毕业于郑州大学,被捕前系郑州某高校副教授,他因涉嫌招生诈骗于2008年11月被法院以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今年3月27日被押送至南阳监狱三监区服刑改造。
面对高墙电网和漫长刑期,良心的谴责和不安、心灵的愧疚与折磨,使他辗转难眠。在悲伤和痛悔的同时,他想到目前正是招生之际,便向监狱方面反映要把自己和其他招生骗子在招生中施展的骗术,通过媒体揭露给目前正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莘莘学子。“只要他们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也算是我对社会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那么我的内心就会得到些许安慰。”
战胜凄惨命运
苦命娃成了一名大学生
我出生于1960年,正是吃大锅饭的时候,母亲生下我时,大锅饭吃不饱,落下了产后病,断了奶水,无奈将我送人。养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恩爱有加。父母目不识丁,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把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一心供我读书。1969年,祸从天降,母亲突然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疾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在医院一住就是两年,家里负债累累,连几块钱的学杂费也交不起,我只好辍学在家做饭、喂猪,照顾妹妹。母亲知道后哭着对我说:“你不能不上学,学费书费先欠着,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你交学费。”后来我才知道,父母实在借不到钱,把房子的外层砖揭掉卖了,给我交了学费。在那个年代,因生活困难不让亲生儿女读书识字的大有人在,而父母对我这个养子如此倾心、执著地培养,令周围很多人匪夷所思。我深感父母对我的深情厚谊和再生之恩,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努力,考上大学,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1979年,我终于不负父母的心愿,考上省内名牌大学的外语系,我也成了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表现留在省城一所大学教书,发表了近百篇专业论文,翻译了几百万字的技术文献,先后获得过“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从一个助理讲师,一步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
走致富“捷径”
骗32名学生16万元
如果说自己能够把握好人生的航向,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所动,凭着自己的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和杰出成就,我的前途将是靓丽无限的。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我却因一念之差,把一生的努力与成就丧失殆尽。
平日生活中,看到身边朋友们一掷千金,我羡慕之极,暗下决心另辟蹊径,找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机会终于来了,2006年初,经朋友介绍,我以1万元的代价受让一张中等专修学校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与某一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招收了64名成人教育专科生。可由于所招学生人数少,办学成本高,造成了严重亏损。为了弥补亏空,在第二年招生时,我私刻了合作办学单位的公章和省高招办“录取专用章”,分别加盖在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骗取了32名学生的16万元学费,我也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
结合自身经历
揭露招生6大骗术
今年的高招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面对各种招生广告、招生简章铺天而来,轮番轰炸,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考生和家长不知内情、求学心切的心理,根据不同情况施展不同的花招,蒙骗考生和家长,达到他们罪恶的目的。但是无论招生骗子多么狡猾、多么猖獗,无怪乎以下几种惯用伎俩:
●谎称可以搞到内部指标,低分高录,进行诈骗。针对有些考生的考分与某一类院校最低录取线相差不多,考生和家长不愿低就又不甘落榜的情况,利用当地的“学托儿”,无中生有地编造与高招办、某院校有如何如何的关系,谎称可以搞到内部指标,低分高录,或谎称可以办理定向招生、自主招生,使考生和家长信以为真而上当受骗。
●冒充军队院校招生人员招摇撞骗。由于军队院校办学条件优越,毕业后就业有保障,待遇高于地方等优势,近年来备受考生青睐,骗子们就派出“身着军官服、肩扛“二杠一”、怀揣“军官证”的招生人员,在当地设立招生“体检站”,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通过“学托儿”,诈取考生六七万至十几万元的钱财。
●冒充航空学院或民航部门的工作人员实施诈骗。随着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高学历高素质的空中和地勤服务人员供不应求,特别是面带微笑、待遇优厚的空姐,是众多自然条件较好的女性考生心仪已久的职业。骗子们抓住这一机会,煞有介事地设立“面试点”,严格把关,抬高价码,收取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元的各种费用,“越是条件苛刻,她们愈加趋之若鹜”,成为骗子掠取钱财的牺牲品。
●打着招收“大专预科生”的招牌,混淆“预科生”与“对口升学”的概念,进行诈骗。按国家有关规定,只有民族院校和少数大学的民族预科班才有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资格,其他院校均无此资格。然而,近两年来,个别民办院校在招生宣传中采用变通形式、更换内容的方法,大量招收“预科生”。受“学托儿”的误导,许多落榜生对“这种升学形式”心驰神往。
●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界限,蒙蔽考生。有些是个人打着与某某院校联合办学的招牌,租赁场地,没有健全、稳定、过硬的师资队伍,任课教师全部外聘,学到中途散摊或与联合办学单位产生矛盾不发毕业证的事情时有发生。极个别的民办学校,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表面上做出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只开一学期的课,甚至不开课不上课,把学生安排到南方打工,美其名曰“实习”,毕业时发成人教育或网络教育毕业证或加盖其本校图章但国家不承认学历的毕业证。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受的是什么形式和什么层次的教育,甚至到毕业时还迷迷糊糊,等明白了,为时晚矣。
●利用“学托儿”进行诈骗。危害最大、蒙蔽性最强而又被招生骗子广为利用的诈骗手段就是“学托儿”。按身份不同,“学托儿”又分为四类:一是由在校大学生充当的“学托儿”,他们对家乡情况了如指掌,与考生年龄相当便于沟通,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通过乡情纽带易取得考生和家长信任,每招一个学生可得300至500元的“招生提成”。二是不法分子利用在高中任教的老师和班主任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许诺其高额好处费。个别老师不顾师德,与骗子一唱一和,沆瀣一气,坑害考生。三是在外打工的个别人员,也看到了这块“肥肉”,向老板请上两个月的假,效法他人,回乡挂起“招生咨询点”的牌子进行诈骗。四是集中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水陆码头的外地盲流,到了招生季节,摇身一变成为某学校招生人员,能蒙就蒙,蒙不住就强拉硬拽到他“受托”的学校,花言巧语让学生交了钱,他拿到“好处费”,便溜之大吉。
总的说来,无论骗子的骗术多么高明、变化多么多端,考生及家长只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警惕,认真了解和领会国家有关招生考试的政策规定,对照自身实际,不苛求过高目标,不抱有脱离实际的幻想,不要轻信传言和骗子的花言巧语,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要理智地加以分析,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考生及家长可以通过拨打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开辟的招考热线电话,或上网查询,或去有关院校实地考察,获得详细而可靠的信息,加以梳理,谨慎选择,非法分子便无可乘之机。(本报记者 王海锋 通讯员 唐新贺 万宾/ 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