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落选校园歌手后,情绪失控的大学生小于网上发帖称“决赛现场有恐怖袭击”,导致警方出动大批警力进行排查。
记者昨天获悉,事发后,因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小于被公诉至昌平法院。随后,法官多次赶到学校了解相关情况,并最终决定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事发
落选歌手发“诈弹”
小于现年20岁,是昌平区一所大学的学生,喜欢唱歌。
前年和去年,他都参加了该校的校园歌手大赛,但连续落选。去年12月初,他得知校园歌手大赛总决赛的时间后,在网上发帖说“总决赛现场会有恐怖袭击”,并警告称“若删帖后果自负”。
主办方得知这一消息马上报案,并决定推迟一周举行总决赛。为此,主办方损失了1500元的舞台装饰费。接到报案后,警方展开网络侦查手段,第二天就将小于抓获归案。
今年4月,因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小于被公诉至昌平法院。
-调查 法官赴嫌犯学校调查
法官看到卷宗后,来到小于所在学校了解情况。小于的年级辅导员说,他们得知小于的事情后感到很意外。小于来自密云农村,在校期间表现很好,成绩属于中上等,做事比较稳当,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
小于的父母也从密云赶来。他们向法官表示,自己平时只关注儿子的日常生活,很少跟他沟通思想,现在出了这样的事,很后悔。
庭审时,法官问小于为何在网上发布恐怖信息。小于说,自己不知道这是犯罪。“落选后心情不好,想‘搅和搅和这事’,没想到警察真的会来。”
小于所在的学校也发了一份情况说明给法庭,再次说明:“小于平时表现良好。若法庭从轻处理,校方愿继续接收他上学。”
-判决 考虑前途免予处罚
庭审后,法官初步决定轻判小于。但到底是判缓刑还是免予刑罚?合议庭对此再三斟酌。
首先,小于是初犯,认罪态度较好,也没给学校造成特别巨大的损失。根据案情来说,符合判缓刑的条件。
但缓刑毕竟还是刑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校大学生只要被判处刑罚,即使是缓刑也应该被开除。同时,学校不应再为其保留学籍。
合议庭考虑,小于平时表现良好,毕业后也将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若在大三时被判刑,学校就不得不开除他,这对他自己、对他的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同时,国家培养他这么多年,也会功亏一篑。
最终,考虑到学校愿意继续接收他,合议庭决定对小于免予刑事处罚。
-现状 每月写信汇报生活
今年6月初,小于的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父母前来旁听宣判。
获悉这一结果后,他们都非常惊讶。小于父母不断对法庭的从轻处理表示感激,年级辅导员则告诉小于,这是法官调查和努力的结果,希望小于珍惜机会,引以为戒。
随后,两位老师将小于从法庭领回学校。因为小于的行为触犯了学校纪律,校方对他做出了相应的处分。同时,校方表示,不会因此而歧视小于,希望他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
前天,按照之前“每月一封信”的约定,法官收到了小于写来的第一封信。小于在信中说,他的期末考试已顺利完成,还考了英语四级。“暑假准备多跟老师做实验,还可能去外面实习。争取在毕业前,把该拿的证书都拿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