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郑秀兰没上过几天学,看电视却只爱看新闻。早年会唱戏,村里每次演出都少不了她。她最喜欢豫剧《花打朝》里程咬金夫人程七奶奶的角色——那位泼辣粗犷、敢和皇帝争理的女子。她没想到,多年后,她也成了村民眼里的“程七奶奶”。
她很厉害
73岁高龄当上“奶奶村官”
2008年11月,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黄河桥村七组进行换届选举。
七组共有居民460余人,郑秀兰以239票当选,她的选票比竞选对手多一半。
郑秀兰,看上去不像70多岁的人,说话声音大,爱笑,衣服大多是红色的,头发全部染黑,“这样显得年轻些”。没上过几天学,看电视只喜欢看新闻,谈起国家大事和热点问题,和年轻人聊起来没一点障碍。
上任后不久,就赶上元宵节,她点的“第一把火”,就是领着村里的秧歌队,在全镇的比赛中拿了第一。
“我领着大家,我都这么有劲儿,她们不好意思不配合。”她发动男子敲锣鼓,女子组成秧歌队,买了新鼓,从外面请了教练,自己花钱请教练吃饭。“我一个老太太请他吃饭,他总不好意思不卖力教吧?”
当了组长,郑秀兰每月有300元工资,这些钱花下来,她不仅要把工资花完,还要倒贴钱。
一场比赛让村民“有劲”多了。不过,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利益。郑秀兰的心,也明镜似的,如果不在经济上给大家做主,比赛拿再多奖也没用。
黄河桥村因为之前征地建公墓,每年给村民都有补贴。以前如果有老人去世,哪怕是分钱的前一天去世,就不能分到钱,为这,村民闹了不止一次。
郑秀兰改革了这项措施。老人去世了,当年发钱也有份。
这件事不大,但坚持下来,就赢得了不少人心。七组条件好,不少人想把户口迁过来,郑秀兰在这方面卡得很死。
渐渐地,村民发现她是一个“程七奶奶”式的厉害角色,私下里,“奶奶村官”的称呼就流传开了。
她很倔强
“谁不让我干,我和谁断亲”
村民们选择郑秀兰,不仅仅因为老太太开朗的性格、倔强的脾气,大家私下里最看重的是她的人品。“她人品没问题,不缺钱,当组长,我们放心。”
他们确信,这个老太太“有公心、不差钱”。
郑秀兰的老伴高海玉以前当了30多年队长,郑秀兰经常背后“参谋”,对村里事务相当熟悉。
郑秀兰有8个孩子,大儿子在部队上因公牺牲,获得“烈士”称号,一个女儿在帮五保户挑水时被电死了,其他几个子女均在郑州市事业单位任公务员。她是“军烈属”身份,她和老伴每年能拿到2万余元抚恤金。
有这些背景,村民知道,老太太不会有什么私心,也不会把钱看得太重。
不少人推选她,但她的子女反对:“她老了,不该揽这事儿,村里事情复杂,怕她生不了气。”
但压倒多数的选票一下让她树立了信心,也不想辜负村民这份信任。谁再反对,她直接放出话去:“谁不让我干,我和谁断亲!”
孩子们不吭声了。郑秀兰开始甩开手忙村里事务,骑辆自行车,到镇上开会,村民谁家有事帮忙张罗,忙得家里一天都难见着人。
她很自信
只要公平、没私心工作就能做好
在郑秀兰看来,只要公平、没私心,工作就好做,也能做好。
黄河桥村有九个村民组,其中8个组长都是二三十岁年纪。这些人,有她侄子辈的,也有孙子辈的。这些人的年纪,对郑秀兰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从来不曾影响她的自信。
她的自信,跟她能做好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她从来不怕村民的评价,“你可以随便找一家问问。”她说。
村口处,不少人聚着闲聊。村民不再需要种地了,做生意之余就有了更多空余时间。一妇女笑着说:“她当组长,别说得到啥好处了,连工资都贴给我们了。”
对这位老组长,他们赞不绝口:“她要活到一百岁,少给我们干一天都不行,饶不了她。”
镇上负责黄河桥村这一块的金姓副书记说,只要没私心、身体好、有能耐,能为大家办事,就能当村官。这句话,郑秀兰一直记得,“我能当好。”她说。(河南商报)(商报记者 李肖肖 丁亚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