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二日电(记者 阮煜琳)记者十二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钻进孔深七百四十余米,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这些为地震成因机制的研究带来实质性科学跨越。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自去年十一月六日实施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截至今年五月十日,一号孔钻进孔深七百四十一点五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取得了重大发现。
在五百八十五米之下发现几十米厚的由黑色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北川-映秀地震断裂带,特别是厚度达二十米的断层泥,实为罕见,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好纪录和见证。
在零至七百二十米深度的彭灌杂岩岩心中,发现二十余条产状不同、规模不等(厚度几厘米至几米)的由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古地震断裂带,为重塑地质历史中的地震活动及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三千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随钻时实流体监测,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地震与流体异常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据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在四川实施以来,在钻进过程中,遇到过多次地震活动的作用,地层破碎,钻孔涌水,钻孔上部多处垮塌,钻进难度极大。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是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去年正式启动,在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附近实施四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识别活动断裂各种构造要素,测量断裂破坏带的宽度和破坏强度,确定断裂的构造属性。(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