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循古礼公开收徒 儿童跪地拜师引争议(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书法家循古礼公开收徒 儿童跪地拜师引争议(图)
2009年04月13日 11:23 来源:红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拜师七步骤 1.弟子献六礼 2.弟子献茶 3.弟子行跪拜礼 4.弟子发言 5.师父回赠礼物 6.师父赠言 7.照相留念 记者 朱辉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动机

  人对其所敬畏之物下跪,是一种高尚的信仰表达。但是,我们民族意识深处的跪拜之礼杂糅着太多的不那么高尚的传统在内。这是近年来历次下跪拜师现象中争议四起的原因。也许,在跪拜中传递的不应只是知识,而更应该是真爱、敬畏与信仰。让孩子下跪,需要比培养“恭敬和谦诚的品格”、体现“对知识的一种尊重”更多的理由、更大的环境。

  昨日下午,长沙太平街三缘堂,一场特别的拜师仪式在这里举行。陈羲明第一次依古礼公开举行正式收徒仪式。他是三缘堂主人,全国著名书法家、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献六礼、敬茶、跪拜……4名小弟子经过7道环节后,正式拜入陈羲明门下。

  一张长木凳摆在厅堂上方正中央,旁边两侧各摆着四张圆木凳。

  “请陈羲明教授就座”、“请陈羲明教授夫人葛蓓女士就座”、“请嘉宾入座”,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陈羲明和葛蓓并排在长凳上端坐,一些邀请参观的嘉宾在圆木凳就座。

  “仪式就要开始了,四名弟子请入场。”主持人话音一落,李罗格、龙巳炳、刘天旸和周钰淳鱼贯而入。

  在陈羲明前方两米左右处,孩子们双手自然下垂,并排肃立。他们最大的是刘天旸,不到9岁,最小的是龙巳炳,不到7岁。

  “仪式第一项,请四位弟子给师父师母献六礼。”一个篮子被工作人员提了进来,里面满满地装着芹菜、莲子、红豆、桂圆、枣子和干瘦肉条,红的、白的、绿的,搭在一起非常醒目。刘天旸代表四个弟子,将篮子恭敬献给陈羲明。

  “这些物品是有寓意的,芹菜意为勤奋好学,莲子意为苦心教育,红豆意为鸿运高照,枣子意为早日高中,桂圆意为功德圆满,而干瘦肉条意为苦于心志,劳其筋骨。”主持人一一介绍。

  “弟子给师父师母行跪拜礼。”仪式的第二项献茶结束后,主持人大声宣布。

  李罗格、龙巳炳、刘天旸和周钰淳依次上前,双膝跪地,双掌着地,恭敬地三次叩首。每个人叩首完毕后,陈羲明都会起身将其一一扶起。

  跪拜结束后,李罗格代表四个弟子发言,这是仪式的第四个环节。李罗格说:“一定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光大中国传统文化。”

  李罗格的发言结束后,仪式的第五项开始——陈羲明给弟子回赠礼物。回赠的礼物包括一束芹菜、一把葱和一套《四书五经》。

  “芹菜意为勤学苦练,葱意为聪明睿智。”主持人说。

  陈羲明还给四个弟子送上了“礼、学、恒、成”四个字,希望弟子以恭敬之心和恭敬之举与人交往,努力学习文化和知识,并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德才双成。这是仪式的第六项——师父给弟子赠言。仪式的最后一项是照相留念。陈羲明和葛蓓坐在长凳上,四个弟子站在两人身后合影。

  家长:仪式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

  陈羲明此前带过很多学生,但此次还是第一次依古礼公开收弟子。四个弟子在拜师前还经历了一段考察期,陈羲明对他们的品格、书法天赋进行了考察。

  “这次的仪式也是从书本上学来的。”陈羲明说,与古代相比,这次的拜师仪式可能不完全一样。

  陈羲明认为,国学在现在有些没落,此次他依古礼收徒正是倡导国学、宏扬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行动,“无礼不成体统。在古代,拜师是一种必要的形式,一种必须的礼仪,这样做,能培养弟子恭敬和谦诚的品格。”

  “在当今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有必要大力弘扬传统经典文化,而拜师古礼正是传统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以古礼方式明确师徒关系,更有利于尊师重道,也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陈羲明说。

  昨日的拜师仪式上,李罗格、龙巳炳、刘天旸和周钰淳的父母都参加了。

  “名师出高徒,孩子在陈老师门下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李罗格的母亲罗惠芳说。

  “我认为这种依古礼的拜师仪式非常好。”罗惠芳认为,这种庄重的仪式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也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仪式中出现的芹菜等物品的寓意,罗惠芳更是赞叹有加:“寓意非常好,包含了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希望。”

  专家:学生能接受就好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方向新认为,为了凸显徒弟与师父之间浓厚又庄重的关系,最好是将传统的仪式进行适当简化,保留一些礼仪精髓,最重要的是在不铺张繁琐的前提下,把一些庄重的元素留下来。只要能恰如其分地凸显师徒关系的庄重与浓厚,并凸显礼仪本身的一些内涵即可。

  至于何种形式,礼仪本身没有硬性的规定。到底是否需要行跪拜礼?这取决于参加仪式的人群对此项礼仪的心理接受程度,只要学生能接受,那就没有什么不好。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展示,需要通过各种特定的行为展示给人们看,只要繁简得当,不失去传统文化的内涵,就不能将其定义为作秀。

  10位市民中7人认为跪拜非糟粕

  昨日上午,记者在街头做了一番随机调查。接受询问的10位市民中,有7人认为拜师仪式并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糟粕,依古礼拜师有利于传承古代文化,2人认为不合时宜,1人表示说不清。

  曾先生(市民):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一种民族自我的回归。行跪拜之礼,不在于形,但可以通过形式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进行继承。这种跪拜之礼,有人可能会说它是糟粕,但是,是否糟粕,谁来定论?为什么跪拜之礼就是糟粕?现在好多地方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也是跪着的呢。

  唐先生(市民):我认为跪拜仪式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但放在现在合适不合适?值得商榷。这种跪拜仪式的施行,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心理上会有一种畏惧情绪,从而在平时不敢与老师交流,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贺银河 孟婉)

【编辑:朱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