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祭遗体捐赠者和“5·12”地震遇难同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重庆公祭遗体捐赠者和“5·12”地震遇难同胞
2009年04月03日 0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2日重庆公祭“5•12”地震遇难同胞和遗体捐赠者。图为市民默哀表达哀思。 作者:姜诚意
市民默哀之时,泪珠顺颊而下,难掩哀伤。作者:姜诚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重庆4月3日 (郭虹 姜诚意)清明节将至,重庆江南殡仪馆“遗体捐赠者纪念碑”前,祭扫者络绎不绝。2日,一场公祭“5·12”地震遇难者和重庆市遗体捐献志愿者的悼念活动在此举行。

  恋去者怀亲人 追思难掩哀伤

  上午十时,公祭活动开始。肃静的纪念碑前,来自各界的重庆市民低下头默哀之时,泪珠顺颊而下,难掩哀伤。“愿不幸罹难的同胞安息!”“愿亲人安息!”人们手捧鲜花,向“5·12”地震遇难同胞和去世的遗体捐赠志愿者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遗体捐赠者的家属们向纪念碑缓缓鞠躬,把手中的菊花轻轻放在碑前。一位妇女蹲下放下鲜花后,抽泣不止难以站立,只能靠旁边的亲人搀扶着依依不舍地离去。

  “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今年新增加了一个名字:黄再琼。她的亲人郝春华来到纪念碑前,含泪诉说黄再琼的生前事:“常年受病痛折磨的她,不想别人再受她那样的苦,毅然决定将自己逝后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做医学生学习成长的铺路石,希望他们早日解决疑难杂症,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病魔的折磨。”

  2008年8月,黄再琼因病逝去。第三军医大学遗体接收站的工作人员,为完成捐献者的夙愿,连夜驱程30多小时到重庆偏远的巫山县,将黄再琼的遗体运回接收站。

  在死亡面前思考生命 捐赠遗体恩泽社会

  面对纪念碑上遗体捐献者的名字,重庆市红十字协会和重庆市江南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向高尚的逝者致敬。重庆医科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的学生们献上鲜花,缅怀和纪念为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奉献出自己遗体的“无言良师”。

  “在‘5·12’大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来临之际,悼念地震中去世的同胞和重庆遗体捐赠者,表达我们深切的追思和缅怀。同时也是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呼吁更多的市民捐赠遗体,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江南殡仪馆馆长郭银华说。2007年时,郭银华带领该馆的20多名员工庄严签字,成为光荣的遗体捐赠志愿者。

  记者在人群中见到了家在农村、64岁的杨如意老人,在他的劝说下,他身边的6位亲朋好友和他一起加入死后捐献遗体的志愿者队伍。作为重庆南桐矿务局的一名退休矿工,老人告诉记者,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却有一个热爱世界和关爱他人的心,在经历过生命中多场生离死别后,将生命的意义看得很透彻,希望死后也能帮助到别人。

  重庆现状:医用遗体资源紧缺 眼库告急

  “如果一个人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最多可使6到8人重获光明。”重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人临终时的爱心,可以使6到8个活着的人幸福,使自己的生命在这些人中得到延续。更莫说,人的遗体器官在各大医学院的临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有3万多重庆市民登记捐献遗体,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0%。重庆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多年的宣传,重庆市遗体捐赠人群正在由高级知识分子向一般人群过渡,由城市市民向农村人群发展,“重庆市民捐赠遗体方面的思想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尽管如此,和其他城市一样,医用遗体资源紧缺、眼库角膜稀缺仍是目前重庆医学界面临的难题。重庆市眼库主任赵敏说,重庆市有10万人因眼病致残,其中六至七成人目前还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治愈,每年有逾千人等待接受眼角膜移植。但是,由于眼角膜资源匮乏,每年只有不到200人能实现重见光明的愿望。

  “遗体捐赠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为活着的人谋福!”前来公祭的各界人士此间共同呼吁。

【编辑:张庆华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