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大型高原稻作农耕文化千人田野实景舞蹈《哈尼梯田》在云南元阳县首次正式上演,来自海内外的嘉宾游客共享了这一场民族生态文化盛宴。该舞蹈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任艺术总顾问并指导排演,充分展现了当地哈尼人放牛、插秧、抓鱼、婚礼等生产生活习惯。图为《哈尼梯田》表演现场。 中新社发 保旭 摄
一个月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开始正式向游客收取门票,“免费看梯田”的时代就此终结。
此举引发了极大争论:在经过长达8年的申遗之旅后,哈尼梯田已经走到了关键“节点”,过于迫切的旅游开发是否会导致前功尽弃?究竟该如何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哈尼梯田的“发现”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专家组组长、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史军超介绍,哈尼梯田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
元阳县的梯田修筑在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000级。1200多年来,哈尼人民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血,不仅解决了稻作的水利问题,其森林涵养、梯田灌溉等更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与农耕文化。
该县境内所有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为15度至75度,分布在海拔144米至2000米的山上,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堪称世界梯田景观之最。每年秋收后到春耕插秧前,无论云遮雾绕、晴空丽日,还是朝霞晚霞、日出日落,万亩连片的梯田都会构成神奇壮美、气势磅礴的景观。
昆明的“老摄影”老严,提起元阳梯田作为景点收费,颇为愤愤不平:“他们好意思收费?他们投入什么?透过‘钱眼’看梯田,美感何在?”
老严认为,哈尼梯田作为粮田,是当地哈尼百姓祖祖辈辈发挥聪明才智应地制宜的成果,而作为农耕稻作文化的符号,尤其作为艺术家和旅游者眼中的景观,它最初的发现者是摄影师。“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初就去拍片子了。哈尼梯田存在了千百年,为什么近几年才成为景观?那是因为摄影师的发现。”
哈尼梯田随着摄影师的镜头在国内外画刊频频“出镜”,知名度、影响力传播到省外以至国外。
对于梯田景区收费,老严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梯田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利用它“发财”只会适得其反。“应该跳出钱眼看问题,其实你不收费,到那儿游玩的人多了,他们吃住行玩费用中早就包含了你收的那点费用。”
“眺望梯田”成为商品
随着哈尼梯田的经济价值被发现,“眺望梯田”迅速成为商品。
2000年,云南红河州正式将境内的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2004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中国5个申遗预备项目之一;2007年列入中国35个申遗项目之一;2008年,当地与云南世博集团共同组建“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公司”,对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元阳县进行旅游开发。
经过一段时间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目前已先后对4个景点收取门票,票价均为30元。其中,箐口民俗村是从2月23日开始收取门票的。这4个景点都是哈尼梯田核心区中的核心景点,包括哈尼族箐口民俗村、多依树景点、坝达景点和老虎嘴景点。
目前,世博元阳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对4个景点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主要整修了道路、厕所、观景台等。
“不能光知道收钱”
自从一个月前梯田景区开始收费,争议声便从未消失。
有人认为,尽早进行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符合当地百姓急于脱贫的愿望。
但更多的声音则表示了担忧:担心商业化运作不当“毁了美景”,更担心盲目开发导致申遗泡汤。
有媒体调查称,哈尼梯田已经出现“空心化”现象。随着城市文明的“入侵”,哈尼梯田区人口的剧增,一些哈尼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缺少认同感,越来越多的哈尼青年人走出大山打工挣钱,有的梯田甚至已经“抛荒”。
不少学者主张另辟蹊径,既保护梯田,又使当地乡亲脱贫。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环境生态学博士生导师侯明明建议,可以效仿当地傣族、哈尼族结成“牛亲家”的经验,组织农民出售自己的梯田资源,让游客(买主)与农民结成“田亲家”,春来播种,秋来收割,通过开发农耕文化的体验式旅游推动梯田的保护,让老百姓真正从中获益。
国家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田昆认为,作为云南唯一的国家湿地公园,哈尼梯田的旅游开发可以政府为主导,引入企业准入制度,同时引导老百姓把自己的梯田作为股份入股,让他们充分参与,激发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有学者认为,对哈尼梯田采取围景点、收门票的原始粗放型开发,暴露了缺乏文化的心态,“类似哈尼梯田这样的景点开发,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不考虑这一点,光知道收门票钱,能收几个小钱?”(陈昌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