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7岁失去右手,但是,别人双手能做的事她努力“一手”做到;附近42名尘肺病人生活困难,她拿手说事儿,“一手”挽起42双和病魔抗争的手…….
“一把手”作榜样
“丁零零!”2日一早,忠县拔山镇芋荷村7组韩家兰家电话响起。电话是县自强残疾人服务站打来的,次日,服务站又要到她家组织病友开展活动。
从2006年开始,韩家兰家就成了“尘肺病人康复中心”,她是中心主持人——每次活动,她都要登门通知数十个病友。登门拜访并不只是捎句话——王淑柳家养的生猪长膘没,陈长碧家的柑橘树管得如何,颜光虎编织的背篓卖了几个钱……她都得过问。
“力气活不能干,就学技术活。”次日上午,63岁的韩家兰频频挥舞着左手,对病友讲述走访的情况——有的因她表扬高兴,有的受到批评低头。接着,她把柑橘技术员请上台,给大家讲解春管技术。
活动结束,韩家兰留下女病友讨论刺绣,这个学会了也能挣钱。她弓着大腿,将鞋垫搁在膝盖上,残存的手臂紧压在上面,左手牵着针线娴熟地上下抽动。病友们担心刺绣比绣鞋垫还难,有些犹豫。
“你们比我多只手哦。”病友打退堂鼓,韩家兰又拿手说事儿,大家便无话可说。
韩家兰为何老爱拿手说事儿呢?
七岁时失去右手
韩家兰7岁时,右手被毒蛇咬后中毒,无奈截去右手。
上学时,老师说她写不了字、生活自理难,不能读书。韩家兰就上夜校识字班,用石子、瓦片、炭黑等在地上练习左手写字。见她如此用功,学校收留了她。小学毕业,韩家兰还是不能读初中,便回到村里。
演话剧、打快板、说相声,韩家兰因此当选为村团支部书记。当时团支部负责试验田,下田时,很多人想看她这个“一把手”的笑话。韩家兰把辫子一甩,17岁小姑娘仅凭左手,既牵牛绳又握犁头,熟练地赶牛犁田。“一把手”顿时征服了大家,在她带领下,试验田种的棉花、水稻产量高过常年一大截。
年过20,韩家兰想恋爱了。可父亲认为她一只手,不能操持家务、喂养孩子,婚姻不会幸福。她悄悄开始了“地下恋爱”,还接连甩了两个对象,直到遇到丈夫汪朝坤。当时,父亲给她的陪嫁是两套毛选。
“两套毛选一架床,外搭一间茅草房。”韩家兰开始了新生活。1979年,家里几间茅草房毁了,丈夫重建时从房上掉下来,摔断脊椎骨,再不能干体力活。于是,韩家兰成了家里家外“一把手”,肩挑背扛的事,田里地头的活全落在她肩上,同时还要抚养两个孩子。
“命运跟我开玩笑,我就努力去改变它。”乐观的韩家兰说,老伴去年因病去世,她还打算遵照他的遗愿再找一个。
为尘肺病友建家
2006年5月,县自强残疾人服务站带着一个残疾人基金会,前来看望当地尘肺病患者家人,韩家兰两个孙女分别获得130元现金资助。
忠县自强残疾人服务站负责人陈小英介绍,韩家兰两个儿子在浙江做工也感染了尘肺病,在忠县后乡片区服务站记录在册的尘肺病人有200多人。他们缺钱看病,病情日益恶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非常困难。
“我也参加关爱行动。”得知有这么多尘肺病人,韩家兰把家建成“尘肺病人康复中心”。每月,按照自强残疾人服务站安排,她通知病友到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还邀请柑橘、畜牧养殖、编织等技术员对病友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寻找致富项目;过年前后,又主持大家学习农民工权益维护法律知识。
韩家兰只有小学文化,但至今爱学习。康复中心讲桌上,《农民工维权守则》、《继承法》、《柑橘管理技术》、《畜牧养殖》等资料一大摞,每天夜里,她都要戴上老花镜学习两小时。韩家兰说,当主持人肚里没得货,怎么去帮人?如今,她已掌握了民工权益维护、财产继承等法律,学会了编织、柑橘管理技术,下一步打算学习刺绣。
“不得不服‘一把手’。”同村二组的吴和平,多年前在建筑工地受伤,全身多处骨折,头部破裂,情绪一度低落。后来,他因她掌握了编织技能,找到养家门路。
用手鼓励众病友
“他们需要康复的不仅是身体,”康复操坚持在做,技术课也未曾停歇,却未见行动,期间,韩家兰发现很多病友畏难情绪严重,“还需要康复生活的信心!”
怎么办?韩家兰经过思索,决定拿自己的手说事儿。
“没得右手写不了字,我就左手练字”;“男人的活、女人的活,别人两手干的活,我学会一手干”……走访中,病友们被她的故事感动。
60岁的病友颜光虎患上尘肺病,家庭负担重,对生活有些绝望。颜光虎说:“她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了我。”现在,颜光虎学会了编织技能,一年能挣2000多元,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受她感染,目前,韩家兰那本42名尘肺病友花名册上,已有30多人重新外出打工;在家的病友也搞起养殖业、干起编织活儿。
“她用行动感动着人们。”芋荷村支部书记周洪彪告诉记者,去年汶川大地震,韩家兰捐款1000元。这些1分、2分、1角、两角的零钱,她整整积攒了10年。周洪彪说,韩家兰不但“一手”办到了别人两手也许不能办到的事,而且牵起了42名尘肺病患者的双手。(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