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贴雷锋照遇尴尬 半数年轻乘客不认识(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公交车贴雷锋照遇尴尬 半数年轻乘客不认识(图)
2009年03月05日 11:34 来源:央视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601路公交车上,车厢中张贴有雷锋的照片 记者 邹飞 摄
雷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为纪念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6周年,公交集团冠忠新城公司601线路昨日成为我市第一条“雷锋路队”。但装饰一新的“雷锋车”上路行驶时遭遇尴尬:不但义务帮助乘客提行李的举动屡屡遭拒绝,而且很多年轻乘客不认识雷锋,更被初中生误认为是董存瑞。

  雷锋照片进雷锋路队

  冠新公司601线路是从龙头寺开往解放碑的公交车,由于来往于主城区的两个窗口地区,因此被确定为该公司的首条“雷锋路队”。

  记者昨日在其起点站——龙头寺公交枢纽看到,20辆601路中级车都被打扮了一番:不但车头挂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红色标语,在车厢内还贴着多张雷锋的老照片以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标语。据介绍,“雷锋路队”除了常规服务外,还提供“雷锋式服务”。比如志愿者主动帮助乘火车的乘客运送行李;设立雷锋服务台,为乘客免费咨询火车车次信息;在途中介绍雷锋事迹并动员乘客主动让座等等。

  初中生误认是“董存瑞”

  记者在车上观察发现,几乎每个乘客走进601车车厢时,都会将目光停留在雷锋照片上,有人还会喃喃自语:“又到学雷锋日了呀”。似乎并不是每个乘客都认识或了解雷锋。10点过,3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走上车,看见雷锋照片后忍不住发问:“这是谁呀?”当售票员让他们猜猜时,一名叫杜宇的男孩竟称“他穿了军装拿着枪,是不是董存瑞?”这几名自称是长寿区的孩子表示,他们都是初二的学生,此次随父母从广东转学回老家。他们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学雷锋行动日,也不清楚雷锋的故事。

  记者随后在车上调查了多名年轻乘客,几乎一半的人都没认出照片上的人是谁。一些接受采访的中年乘客则表示,平时也很少以雷锋为榜样教育孩子了,“过了这么多年,雷锋离他们太远了。”

  学雷锋做好事被拒绝

  同时,在车站口帮助进出站的旅客搬行李的“雷锋志愿者”们也进展不顺利。

  9:40,一男一女两名旅客从出站口走出来,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看着他们拖着3个行李箱很吃力,急忙上前询问需不需要帮忙,两人投来不信任的眼光,绕开志愿者拖着行李继续朝前走。随后一个小时内,都几乎没有人愿意将行李交给他们。有志愿者表示,现在骗子太多,随意上街帮人搬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针对有市民提出“学雷锋日”学雷锋是作秀的疑问?冠新公司人士表示,601路队的学雷锋并不是一阵风搞形式,平常都将按照承诺提供雷锋式服务,欢迎市民监督。

  赋予雷锋精神新内涵

  “雷锋精神并未过时,但是学习雷锋的确有些走样。”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马文清表示,在新的时期,要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而且学习雷锋不能过于刻意。年轻人不认识雷锋其实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品质让位物质利益的一种体现。

  “现在学雷锋太刻意了,三月份一哄而上,热潮已过门前冷落鞍马稀,”马文清表示,学习雷锋已经陷入“三月来四月走”的尴尬中,显得过于形式化,甚至有的部门和组织对学雷锋做出硬性要求,出现了不少一日“假雷锋”。导致现在的“80后”、“90后”对雷锋很陌生了。

  他表示,雷锋有奉献精神、傻子精神、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螺丝钉精神,体现在当代就是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他说,比如抗冰雪灾害、抗震抢险精神,热心公益、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精神都算是雷锋精神的继续和发扬。

  马说,其实上面有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比如从2000年起将每年3月5日设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希望将雷锋精神扩大到公益事业。

  新闻资料

  “学雷锋日”的来历

  雷锋,1940年生,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

  网络调查

  80后90后不晓得雷锋

  昨日下午,记者在大渝网等多个社区网站发布“你心目中的雷锋是什么样”的调查帖,引发众多回帖,但不同年龄段的网民对于“雷锋”明显感触不同,有的解释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60年代网民“飞翔的鸟”:雷锋是我们的偶像。

  70年代网民“真的爱过”:雷锋是个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为人民服务的人。

  80年代网民“就是耍酷到底”:有首歌叫《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雷锋是不是东北人?

  90年代网民“MEYATE”:好像是战争年代的人吧,反正是好久以前的人,我不太了解。

  记者 梁鹏 实习生 张莉

  评论

  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从小我们就唱这首歌曲。然而,3月3日记者在郑州街头调查时发现,接受调查的100名小学生中,近五成学生不知道雷锋的故事,有些学生还以为记者在打听某人,一脸茫然地说:“我不认识他,你还是再问问别人吧。”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之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街头都会涌现大批学雷锋志愿者,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体现出学雷锋的热情。然而,短暂的喧嚣过后,很快又将继续归于平寂,以至于“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句顺口溜至今已是耳熟能详。

  学习雷锋精神,需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而并非一定要借助于学雷锋日扎堆体现。

  在特殊的日子集中实施既定的程序,这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化和仪式化的体现,有了这样的程序化外壳,学雷锋日里扎堆学雷锋就成了一种想当然的过程。如此一来,尽管活动本身可能热闹非凡,却很难赢得参与者的心理认同,当然,也就更无法适时引导孩子去了解和学习雷锋精神。

  纪念日本身就是用来纪念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真正应该做的是交流学雷锋的心得,缅怀雷锋事迹,寄托无限哀思,唯独不应该只有此时才想起去“学雷锋”。

  多少年来,学雷锋的口号响亮依旧,而雷锋精神的式微却令人无颜以对。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少响亮的口号,而保护的口号越响亮,往往就越体现着我们正在失去竭力想要保护的内容,乃至面对“孩子不识雷锋”这样的尴尬,多数人都表现得难以置信。

  学雷锋不需要太多响亮的口号,也不需要一年一度的“扎堆”学习。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能够体现于身边每一处细节,进而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学雷锋也不再是学雷锋日唯一的主题。那么我想,这才能更加接近雷锋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具说服力地引导孩子了解并接近雷锋精神那独具魅力的人文内核。(来源:华龙网)

【编辑:吴歆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