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岸区上新街 3月2日上午,上新街转盘街头,一拄拐杖的老太在墙角处跪下,伸出手向行人乞讨。老太戴毛线帽,脚穿一双八成新的高帮皮鞋,穿着干净整洁,很快引起路人关注:“这是谁家老人”、“是不是走丢了”……
在热心人的询问下,老太吐露了自己的情况:老伴癌症去世,4个孩子仅剩一女,对自己不孝,没人赡养,只好乞讨求生。老太的遭遇引来不少人同情,对其“不肖子孙”指责颇多。有人递上五毛一元的零钱,有人送上刚买的咸菜、有人端来热腾腾的馄饨……
3个多小时后,老太在一中年妇女的帮助下,登上前往李家沱的公交车,下车后,走进李家沱工矿路一幢一楼一底的砖房。这是一家名为“锦绣副食”的副食店,守店男子称,老人是他岳母,姓戴,今年78岁。
“我妻子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她一直跟我们一起生活。”男子介绍,家中四口人:老人、他们夫妇俩和20岁的儿子。副食店是妻子下岗后开办,经营副食,并通过租赁房屋、对外开放洗澡等赚钱。“经济条件不算好,但吃穿不愁,不至于讨钱。”男子称,戴老太在其户籍所在地南岸区大兴场,每月享受政府两百余元的低保补助。
老人为何乞讨?老人女婿称,老人和妻子因生活习惯不和,母女经常斗嘴,多次惊动居委会上门调解。“两个脾气都不好,她(指戴老太)不愿呆在屋头,非要出去跑,拦都拦不住。”
老人女儿陈女士表示,她尽心赡养母亲,但母亲并不领情。譬如,母亲不愿用新手帕,情愿将烂手帕拿出去补;不穿她买的新衣服,说是好心人送的等。“总说我对她不好,但我们待她确实不薄。”
老人外出乞讨,夫妇俩均表示知情。“她出去要钱一年多,要来的钱也不用,就藏在屋头旮旯里,起码存了三四千元。”陈女士说,每次要钱回家,母亲就对她说些诸如“我钱多得用不完”之类的话。陈估计,母亲外出乞讨是为了气她。
陈女士丈夫陈先生认为,老人“千里迢迢”到上新街、渝中区等地乞讨,是因为不愿遇到熟人——熟人会通知家里接她回家。
老人住地位于重庆毛纺织染厂家属区,母女俩的矛盾,邻居们多有耳闻。“老人脾气不大好,可能和家人处得不大愉快。”路口小卖部女老板表示。
马王坪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2002年社区成立起,就不断调解这对母女的矛盾,六七年来,一直成效不大。“各说各的,都有委屈。”据居委会了解,陈女士虐待老人的可能性不大,和女儿有矛盾是引发老人乞讨的最大可能。社区建议,有老人的家庭,成员间应加强沟通,彼此坦诚相待,多考虑对方感受。(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