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因为喝酒,我没留住老婆,也做不成爸爸,亲人不理我,朋友也遗忘了我……16年了,我想回家!”上周三晚,一男子打来的电话,自称已在市精神病院(现已改为市精神卫生中心)戒酒长达16年。寥寥数语后,他挂掉了电话。
男子的亲人在哪里?16年的戒酒路上有怎样的辛酸故事?还有多少和他一样因酒失去家庭幸福的人在强制戒酒隐?循着这个电话,记者一周来数次走进市精神卫生中心。
医生说,每年来该院“看病”的“酒罐”高达千人。
从三五天抿一口到每天喝一大碗
3月1日下午,市精神卫生中心病区。
“16年了,我想回家,但已不知道家在哪里……”54岁的蒋国强吸着半支烟,烟圈绕着窗栏飘出病房,扩散在空中。
蒋国强曾是重庆某建筑工程公司机修工。据他回忆,第一次喝酒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他才18岁,一天体力活干下来,为了缓解疲劳,就爱喝上一小口,三五天一次。后来,从一小口到每天一大碗,蒋国强的酒量在增加。他认为,这东西不仅解乏、驱寒,还能排解寂寞。
结婚两年就离了一切都是因为酒
10年后,蒋国强结婚,将家安在江北区猫儿石。由于他长期在渝北工地上班,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
“结婚两年就离了。”蒋国强说,原因只有两个字“喝酒”。那时,夫妻俩一个月才团聚一次,但自己回家后却顿顿喝酒,“喝醉后就和她吵架”。更严重的是,因为嗜酒,他患上了性功能障碍症,“妻子提出离婚后,我知道留不住,干脆就答应了。”
离婚后的26年,蒋国强没有动过再找一个的念头,嘴巴上说“害怕她们管我喝酒”,其实更担心“自己无法给她正常的婚姻”。
住院戒酒16年已经不知家在哪
酒后,蒋国强经常因小事和同事动怒、吵架,同事关系很不好。1993年,单位经家属同意,将他送到市精神病院戒酒。
之所以戒了十多年还没出院,蒋国强说他经常偷着喝:“出院的病友经常从围墙外面给我把酒甩进来。”他说,以前的朋友已经远离他、遗忘他,现在的朋友就是这些同命相怜的酒友。
因为酒,母亲和姐姐也没再和蒋国强联系。他说,记不清是多久以前,姐姐曾来看过自己,并告诉他,原来在渝中区大阳沟的房子已拆迁:“回去也找不到路了。”蒋国强伤感地说,他没有家里的联系方式,要想回家,只有一步一步问路。
“再也不偷喝了,我这半辈子无儿无女,后悔啊!”蒋国强叹息。
“他在医院住了十多年了!人人都认识他。”病区主任朱泽亮说,蒋国强真正戒酒是在最近一年多,滴酒未沾:“可能真正后悔虚度了半生,想回家了。”(文中人物为化名)(朱隽)
记者走访多家开设戒酒门诊的医院——
“酒罐”年轻化 婚姻多破裂
目前,我市的专业戒酒门诊主要设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医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等。记者在各医院采访了解,现在的“酒罐”呈现出三大特点。
“酒罐”愈加年轻化
春节过完,沙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病区收治了5名“酒罐”,其中包括一个20岁的年轻男子。
该门诊曹姓医生说,以前来就诊的“酒罐”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从事体力工作或无所事事,“现在,30多岁的‘酒罐’越来越多。”
“年轻嗜酒者多从事采购、销售、夜场陪酒等职业。”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刘主任说,医院每年有上千名人就诊,年轻“酒罐”多和职业有关。
“酒罐”多半都离异
“据我们调查,嗜酒者多半已经或即将离婚。”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统计显示。
在记者走访的10个病人中,8人已离婚。门诊主任刘智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是因为饮酒后会出现心神不宁、易愤怒,夫妻俩经常为小事大动干戈;其次,饮酒过量影响性功能,久而久之出现“嫉妒妄想”,怀疑配偶外遇。
咨询的多治疗者少
“进来戒酒怕被同事、亲戚知道。”记者采访时,遇见一对父母带着30多岁的儿子前来看门诊。医生要求住院隔离治疗戒酒,3人拒绝了,回答是:“大家都知道这是精神病院,我岂不成了精神病人?”
记者采访了市内多家精神卫生中心,他们均称看病的多治疗的少,最大原因可能跟戒酒医院名称相关。“病人打电话,一听医院是精神卫生中心,就没下文了。”
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刘主任说,“应该像南京学习,将名字改为脑科医院或心理专科,更能让人接受。”
专家提醒:六类人群易成“酒罐”
据分析统计,以下六类人群是“酒海”高危人群:
1、企业销售和采购人员;2、重体力劳动从事者;3、父亲饮酒并从小受到传授或影响者;4、遭受重大家庭变故者;5、中年丧偶者;6、知识分子中夫妻关系失和者。
典型个案 酒罐表现:臆想+失控
都是喝酒惹的祸!记者走访数家医院,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嗜酒成瘾,轻者斗嘴怄气,重者拳脚相向,甚至行为失控,产生严重幻觉。
个案1:醉后猛给青蛙磕头
张謇,男,29岁,家住江北鱼嘴。
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主任刘智说,由于从小家境不好,从事外贸采购的张謇一直努力地工作,碰到应酬需要上酒桌,不喜欢喝酒的他依然硬着头皮上。
去年,张謇的父母将他“押”到门诊看病。刘智见到张謇第一面时,惊呆了——额头溃烂发浓,脸部紫青,神志不清。
张母说,儿子晚上醉酒回家后,只要听见青蛙、狗、鸡等动物的叫声,就会跪地磕头,多次跪地磕头导致皮肤溃烂。据张母说,这些都是儿子之前比较喜欢吃的美食。
刘智说,张謇是他接收过的最典型的妄想病例,酒精破坏了张謇的脑细胞,让他产生动物都来找他算账的幻觉。
个案2:医生酒后冲动打死人
李南,32岁,曾是重庆某中医院医生。
去年6月4日晚,李南与几个朋友在江北喝酒。酒局结束后李南去买烟,借着酒意伸手去摸烟摊女老板陈某的脸,两人争吵起来。陈某57岁的丈夫于某赶来帮忙,抓扯中头部被李南用拳击打了几下。随后,于某被送到市急救中心,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南落网后,经鉴定为“酒后失控犯罪”。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透露,依据《刑法》,醉酒之人犯罪一样负刑事责任。
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主任刘智说,李南是典型的酒后运动功能不协调,行为、言语失控,最终达到了犯罪的程度。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病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