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不起,我不能陪你,我死后把我的肝移到爸爸的身体里去,救爸爸。”
写下这张纸条的,是江苏一位13岁的初一女生。这个孝顺的孩子,在吞下200片安眠药后,到现在还没脱离生命危险。一个已经因病致贫、债台高筑的家,就要塌了。
昨天,一条不起眼的新闻,一直站在网络跟帖率的顶峰。人们在新春的日子里,一边呼唤伸出温暖的援手,一边品味着这个女孩带给我们的心酸的感动。
不说人伦大义,不说孝心可鉴,也不说90后这颗稚嫩的心如何电击般触动我们日渐麻木的情感世界。透过那些感动的泪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幼小的心灵,面对无助,甘心将自己花苞一样的生命,祭奉给冷漠无情的医疗保障制度。
孩子是单纯的,她无力改变现状,她知道,让亲爱的爸爸活下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这是一颗绝望的心灵。当你听到过卫生部官员说,中国卫生事业的道路还很漫长,要想赶上发达国家,还有20年的路要走,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挨骂20年”的心理准备。这时候,你一定会理解孩子心里的那份绝望之情。她那身患晚期肝癌的父亲,等得起20年这漫漫岁月么?!
人在绝望的时候,最容易做傻事。何况她还是个13岁的孩子。我们无权责备孩子的无知。那些珍爱生命、坚强人生的大道理,是我们大人们在说的,而那蜗牛般爬行的医疗保障改革,也是我们大人们在做的。这些,在一个绝望无助的孩子眼里,是苍白的。我们的医疗保障现状,给了多少像她一样处境的人们,多少光明多少希望多少期待?
有多少生命,正像这位13岁的女孩以及女孩的父亲一样,匆匆地倒在绝望的旅途上,从此不归。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路上,却仍在蜗行。与其棒喝女孩做出的傻事,不如怒斥医改缓慢的步子。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面对孩子,面对医改,还有什么感动,让人如此心酸,如此悲怆。(刘雪松)